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遗失的宝藏图文攻略第六部分 > 第六章 玄秘宝藏之谜(第3页)

第六章 玄秘宝藏之谜(第3页)

海因里希·施里曼(门上、图右之戴眼镜伫拐杖者)在迈锡尼的狮子门,约1885年

19世纪末,考古学正式作为一门学科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欧洲、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古物研究家们着手对古老的文化遗址进行考察;而急于寻宝的人们将更多的地下城市、家族墓穴翻了出来。虽然考古学家出土了不少有巨大艺术和历史价值的文物,但是在他们中间,没有任何人真正找到大多数人称之为“宝藏”的东西。堆满黄金的埃及图坦卡门墓的发现,也是后来几年的事。在这之前,没有任何考古学家发现过这样多的黄金。然而,在1873年5月,考古学家们突然深深感到一种闪闪发光的寻宝魅力的冲击:海因里希·施里曼,这位德国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城特洛伊遗址上所埋藏的无法估价的大量黄金。

从此,施里曼和特洛伊的故事便成了考古学伟大传奇中的一个。1822年考古学家施里曼在德国出生。正是这位德国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城特洛伊遗址上所埋藏的无法估价的大量黄金。1868年,施里曼第一次到了希腊和小亚细亚。踏上荷马史诗中的这片土地,他兴奋极了。他要奋力去发现这传奇中的特洛伊城!他的“向导”不是别人,正是史诗作者荷马!他已经把《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看成历史,而不是单纯的文学诗词。

土耳其西北部的两个遗址早已和特洛伊传奇有着神话般的联系,这就是名叫布纳巴西的村落和称为西沙里克的小山。施里曼手捧着荷马史诗,在这两个遗址上进行着他的考察,他认定西沙里克小山更加符合他在《伊利亚特》史诗中所找到的特洛伊城的位置。

1870年,施里曼开始挖掘这座小山。施里曼挖出了一段石墙,这石墙有1。8米厚,建筑得牢固极了。他坚信,这就是荷马在史诗中描写的特洛伊城墙11871年正式动工开掘,施里曼雇用了120名工人,命令他们尽量挖宽、挖深,从小山的这一端挖到那一端,挖出了一道40米长的坑,简直像是把蛋糕一下从中间切开,看看里边夹的是什么芯子。令施里曼大感吃惊的是,他发现的不仅仅是特洛伊,而是埋在下面的一大片城市。一层一层的废墟一个压一个,一共有14米深!每一层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在前一个废墟基础上建造的城市。各层之间又有多层泥土相隔。施里曼认为真正的特洛伊,即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应该是在最下面或靠近最下面的地层。所以,施里曼命令民丁用大车拖走了成千上万立方的泥土和石头,使这座遗址小丘上面几层具有考古实证价值的地层,在他大刀阔斧向底层鲁莽发掘下丢掉了!

1873年,施里曼在接近小丘遗址的底层挖出了石铺路面、大号陶罐。同年5月,他们又挖到一栋大型建筑物遗址。施里曼坚信,他已经找到特洛伊的最后一位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宫殿遗址。此时的施里曼发掘出了考古学家所能发现的最不平凡的遗址之一:普里阿摩斯国王的黄金宝藏!当施里曼挖到“普里阿摩斯国王宫殿”的基石时,他突然看见在黑暗之处有道道金子在闪光。为了不让工人看见,他匆匆叫他们收了工,他不想让他们把发现黄金的事上报给当局,因为根据要求,发掘者应将所发现东西的一半上缴土耳其政府。工人一走,施里曼就拼命挖金子。此时他已不顾头上摇摇欲坠的石砖快要砸下来的危险。他发现大量黄金饰物一个紧挨一个存放着,好像它们之前是放在木箱里,而木箱随后又腐烂掉了。随后,在坑的顶部的一个小室里,他发现了许多金、银器皿,还有一些银锭和工具。但是,最令人瞩目的还是黄金珠宝饰物,包括3件头饰、60只耳环、6只手镯、近9000颗黄金珠子,这是当时考古学上最有价值的发现。

施里曼家族成功地把这些珍宝运出了土耳其,运到了希腊,再把它们藏在花园和货棚里,直到1874年施里曼将此事公诸于世。施里曼发现的公开,顿时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土耳其政府极其愤怒地要求归还这批宝藏。全世界的考古学家和学者强烈要求展览这个稀世发现。在普通人心目中,施里曼一夜间成了大英雄。希腊政府在土耳其人压力下,拒绝接受这批藏宝。最后,施里曼只有把它们送到德国,存放在柏林一家国立博物馆中。土耳其政府发誓要找他算账,他也不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赔偿了土耳其政府要求得到的五倍罚金。

特洛伊黄金宝藏的发现,虽然举世瞩目,但也仅仅是施里曼考古生涯中的一个片段。他一直在指导西沙里克的发掘。

19世纪70年代中期,他还开掘了一个称为迈锡尼的古希腊遗址——传说是征服特洛伊的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的故乡。在那里,施里曼发现了又一个、甚至是更有价值的宝藏——“皇家墓地”,其中有金饰点缀的遗骸,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其中一个男性骷髅还戴着一副黄金面罩。施里曼在迈锡尼的发现是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数世纪顶峰文化的首例确切证据。

迈锡尼文化从大约公元前1600年至1050年,一直主宰着爱琴海地区。公兀前14世纪和13世纪,在迈锡尼人的全盛时期,他们居住和往来贸易的足迹遍及希腊、克里特、爱琴海诸岛、土耳其沿岸,以及意大利南部。大约公元前11世纪,迈锡尼帝国瓦解。当地人与来自北方的部落混合而建立了希腊文明,在8世纪时,处于全盛时期。古希腊的语言、文学和宗教保存了迈锡尼文化的许多成分,包括关于战争和国王的传奇,这些都成为特洛伊战争传奇故事的素材。

在施里曼去世后,在西沙里克遗址上继续探察是威廉·朵普菲尔德,他在1882年被施里曼雇用来监督发掘工程进展。据他断言:从最下层的最古老的特洛伊I,向上数到最上层的新近地层特洛伊Ⅸ,整个废墟遗址由9个不同地层构成。其中特洛伊lI就是施里曼认为是荷马史诗中提到的特洛伊所在的地层。但威廉认为,真正的遗址比施里曼在此之前估计的要古老的多;而且,荷马史诗中早已描述过的特洛伊,即公元前13世纪的特洛伊,会在新近得多的地层,即特洛伊Ⅵ中找到。

威廉发现了一堵大型石墙,他宣告,这才是“真正的”特洛伊。现代考古学家已经证卖了他对年代的推算,即:特洛伊I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3000年;特洛伊Ⅱ(施里曼认为的特洛伊),公元前2500年至前2200年;特洛伊Ⅵ,公元前13世纪(《伊利亚特》史诗中所描述的年代);特洛伊Ⅷ,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4世纪所来到的这座希腊城市;特洛伊Ⅸ,最上地层,是古罗马的新特洛伊(新伊利昂)城。

普里阿摩斯宝藏的命运成为了现代考古学的最大秘密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艺术珍宝(包括特洛伊的黄金宝藏)被统统打包,藏进了地下碉堡,以防不测。在大战结束的一片混乱中,取胜的苏联和美国军队占领了德国,许多珍藏品不翼而飞。名画、古书、珠宝饰物、古董,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不是被士兵抢走,就是作为获胜方的战利品而被没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珍宝也以同样方式被某些德国人所占有。

至此,特洛伊的黄金宝藏再也不见了。历史学家们哀叹这样的损失,害怕这批稀世文物已经被熔铸成了金锭,现在所剩下的只不过是些文字的描述和残缺的照片了。不但宝藏不翼而飞,现代考古学们甚至开始怀疑施里曼所描述的寻宝经过是否真实,第一点受到置疑的是施里曼的妻子索菲亚用红色披肩偷偷运走宝藏的具有传奇色彩的说法,因为当时索菲亚并未在发掘这些藏宝的西沙里克小山。而且,施里曼的各种记录和对藏宝的描述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因而一些学者认为这批藏宝并非一次发掘,而是施里曼把遗址不同层次和位置所发掘出的许多较小的宝藏,汇集在一起,当做“普里阿摩斯宝藏”宣布,以便更强烈地渲染这次稀世考古发现的轰动效应。至于施里曼是“如何”与“何时”发现这批宝藏的细节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但这批宝藏的归宿之谜已经揭开。

1993年俄罗斯政府宣布:施里曼所发掘的宝藏在大战后就转移到了莫斯科。由于土耳其、希腊、德国、俄罗斯在这批宝藏的所有权上展开了激烈争论,所以施里曼所发掘的珍宝在1996年才在莫斯科展出。这是宝藏出土半个多世纪后第一次公开亮相。至于所有权的谈判还得拖上几年;但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们希望,这批无价的、独一无二的艺术珍藏能尽快重见天日,以供学者们深入研究。

5.古刹宝藏的故事

铁山寺藏宝的传说由来已久,据说黄巾军起义领袖张角率领起义军攻城夺邑,焚烧官府,收罗了大量金银珠宝、玉器古玩,张角把这批宝藏埋在了崇山峻岭间的铁山禅寺,以作为日后登基坐天下之用。由于铁山寺山高林密,为了防止宝藏迷失,张角令负责建造藏宝密道的工匠绘制了一张“藏宝图”,并把此图交给寺院主持严财保管。

在盱眙县铁山寺的大门处,有一座睿智温和的佛像,这是根据东汉时期一位叫严佛调的僧人而塑。据说他是汉人第一个做和尚的人,也是自撰经书天下第一人。铁山寺在严佛调的主持下,香火日渐兴盛,成了闻名遐迩的大寺,慕名而来的香客信徒络绎不绝。

在历史悠久、风光独特的中国江苏省盱眙县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周围,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一个古刹宝藏的故事。

东汉末年,汉族出家的第一位僧侣严佛调到盱眙西南崇山峻岭间兴建铁山禅寺。因为严佛调乃汉桓帝、灵帝时在洛阳译经的安息僧安世高弟子,道行极高,因此慕名而来的信徒络绎不绝,铁山禅寺也随之成为闻名遐迩的天下名寺。

这一天,古刹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此人相貌不凡,气度从容,几名彪形大汉跟随其后。严佛调不问世事,进得山门,俱是香客,于是一如既往地接待。这位神秘的客人,就是太平道的首领,自称“大贤良师”的张角。张角在发动志义的时候,又自称“黄天”,并让所有“太平道”徒头戴黄巾,这些起义的军队,又称“黄巾军”,历史上称“黄巾起义”。

在与东汉朝廷作战期间,张角领导各地起义军攻打郡县,火烧官府,释放囚犯,开仓放粮,并从贪官污吏和豪强地主那里收罗了大量的金银珠宝,数量甚为可观。于是张角决定将财物先找一个妥善的地方保管起来,为日后登基做个准备。天下大乱,哪里才是安全的藏宝之地呢?张角为藏宝犯了难。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张角忽然想起了铁山寺。铁山寺周围的林木茂密幽深,正是一处绝佳的天然藏宝之地。张角打定主意,吩咐手下一位姓张的副将,带领骑兵、工匠等人,日夜兼程押送数十马车的珠宝来到铁山寺,并在一处密林里修建藏宝暗道,把那些价值连城的宝藏悉数埋入地下。因为铁山寺周围山高林密,很容易迷失方向,负责建造藏宝密道的工匠还特意绘制了一张“藏宝图”。张副将带领士兵、工匠在寺庙周围的活动,都是在夜间秘密进行,显然瞒过了铁山寺诸多僧人。张副将把宝物分几处秘密埋好,怀揣张角的亲笔信,前去拜谒铁山寺住持严佛调。直到见到张角的亲笔信,严佛调才明白上次气宇轩昂的神秘客人,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黄巾军首领张角。

张角的黄巾军由于各自为战,缺乏战斗经验,以致被东汉王朝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最终导致失败。起义失败了,张角病故了,但是他埋藏于铁山寺的宝藏却并未被起用。

难道没有人打那笔巨额宝藏的主意吗?当然有,张角手下那位张副将就是其中的一员。话说那位长着三角眼蛤蟆嘴的张副将,得知张角已死,黄巾军大势已去,遂将那些当年与他一起进山埋宝的工匠、骑兵等人一一杀害,而后悄悄跑进铁山寺找到寺院住持严佛调,谎称是张角叫他来拿《藏宝图》的。由于当时信息闭塞,严佛调并不知道张角已死,故而对张副将的话深信不疑。于是他从佛像后面的暗道里取出《藏宝图》交给了张副将。

《藏宝图》骗到手之后,张副将便按图寻找当年的埋宝之地。就在他走进那片神秘的埋宝密林之际,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天昏地暗,狂风大作,紧跟着就是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张副将被这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吓得面如土色,他赶紧跑到一棵大银杏树下,期望可以暂时躲避一下狂风暴雨。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他刚到树下,就被一个惊天炸雷击中了。随着那一声巨响,那棵百年银杏被一劈两半,躲在树下的张副将也随之一命呜呼。这场暴雨还引发了一场罕见的森林火灾,大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慢慢地熄灭了。大火烧毁大片森林,也把张副将及他手中的《藏宝图》化为了灰烬。后来有许多人来此寻宝,而这些人中不乏当年参与埋宝的工匠、士兵的后裔,但是均无功而返,无果而终,因为铁山寺的面积太大,他们根本无法找到当初藏宝的具体位置。

铁山寺藏宝就这样成了一个千古不解之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