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情况也许与我们的将后的一生的时间利用上很类似。我们一生之中的时间花在哪里?时间管理专家说,我们的一生大概可以从开启O岁到80岁为一个终结,O岁至20岁是求学期,60岁至80岁为半退休期,剩下来只有20岁至60岁的工作的40年。现在,我们就可以算一算我们一般情况下在这40年中的时间分配大致情况:
睡觉——8(小时)x365(天)x40(年)=116,800(小时);
吃饭——2(小时)x365(天)x40(年)=29,200(小时);
交通——2(小时)x365(天)x40(年)=29,200(小时);
交谈——1(小时)x365(天)x40(年)=14,600(小时);
阅读——3(小时)x365(天)x40(年)=43,800(小时);
休闲——3(小时)x365(天)x40(年)=43,800(小时);
卫生——1(小时)x365(天)x40(年)=14,600(小时);
情绪——1(小时)x365(天)x40(年)=14,600(小时)。
以上累计时间,竟然达到32年之久!原来,我们一生中工作的时间可能连8年都不到!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看轻这不到8年的时间,我们仍然可以好好管理这几年的时间,从今天就开始更加努力,高效率地把工作干好。
时间永不回头,不可能让我们重新来过。沉湎于过往的时光,只能让我们的时间更加不具价值。但是,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
接下来,就是时间管理专家关于让时间更加具备价值的一些好建议。
这些好建议包括:觉得精神很好又精力旺盛,就做最重要的工作;觉得很忙,就别翻阅期刊和杂志,并且抽出一定的时间告诉朋友自己很忙;觉得做某个工作有点厌烦,一般情况下就别强迫自己继续做;可以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就把事情有效率地办好,那就利用这些工具;觉得工作有趣,但却没有效率或者效益,那就去除这些工作;觉得可以早一点起床,那就试着早一点起床。如此等等。
是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经常给自己的工作估估价的习惯,在这方面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几乎无一例外地使他们的工作更加有效率。他们的生命,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延长。
5.节省时间=延长了生命
时间无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里懂得把时间拉长的人就拥有了更多做事情的本钱。
人的生命是有时限的。成功人士所到达并保持着的高度,并不是一飞就到,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在夜里辛苦地往上攀登……
诸葛亮一出祁山之初,连取三郡,屡败曹真,关中震动。魏明帝曹睿御驾亲征,率军从都城洛阳出发到西京长安坐镇,起用司马懿为平西都督,命令他调集南阳诸路人马,速到长安会合,被魏明帝革职而在宛城闲住的司马懿接到诏书,立即调集军队准备赶赴长安。忽然,金城太守申耽派人告知司马懿:孟达正在谋反。孟达原为刘备部将,因未发兵支援在荆州受困的关羽,害怕刘备治罪而降魏,领新城太守,镇守新城、金城、上庸等处。魏文帝曹丕死后,孟达深感自己不受曹睿重视,加之“朝中多人嫉妒”,便打算乘诸葛亮北伐累胜之机,起新城、金城、上庸三处兵马降蜀反魏,径取洛阳,与诸葛亮取长安的大军两相配合,以图克复中原。司马懿得到这一紧急情报,当即决定就近征讨孟达。长子司马师建议急写表章火速申奏皇帝,司马懿说:“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矣。”于是自作主张,一面派参军梁畿连夜赶往新城,传命孟达做好与司马懿同赴长安的准备,以稳住这个准备造反的将领,使其不做防备,一面传令全军向新城进发,“一日要行三日之路,如迟立斩!”梁畿先行,司马懿随后发兵,秘密倍道而进。孟达听信了先期到新城的梁畿的话,以为司马懿已去了长安,丝毫未加防范,正暗自得意“吾大事成矣”的时候,司马懿大军突然出现在城下,在作为内应的申耽等人的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平定了这场叛乱。
常有人抱怨老被时间追着跑,工作生活难两全,其实,只要懂得“排”时间和“偷”时间的窍门,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时间好像是一种用之不竭的资源,昨天和今天没什么大的区别,今天和明天
也没有不一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年复一年,任我们挥霍。当我们个子长高了,
慢慢又变矮了,头发由黑变白了,才觉年华已逝,才发现人生有如此多的遗憾。但是过去的时间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两个猎人一同打猎。
天空中一群大雁飞来,二人急忙张弓搭箭,准备把它们射落下来。
忽然,一个猎人说:“哦呀,伙计,你看这群大雁好肥呀,打下来煮着吃,味道一定不错。”
另一个猎人听了,把举着弓箭的手放下来,说:“不,还是烤来吃好,烤雁又香、又酥。”
两个人各持各的理,争吵起来。后来请人来评判,才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把大雁一半煮来吃,一半烤来吃。
争吵停止了,这才重新张弓搭箭,再去射雁。可是,那群大雁早已凌空远翔,飞得不知去向了。
这两个猎人,到手的大雁也没吃成。他们犯了什么错误?
是他们没有抓住时间,是时间偷走了猎人到嘴的大雁。谁抓住了时间,谁就抓住了生命中的一切。
成功的智慧就是管好自己的时间,不管是你的学习时间、工作时间还是休闲时间,每天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这样你的时间就不会白白漏掉。
凡是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很重视时间的利用。如果你想创造成功人生,事业上有所作为,你就必须在平时训练自己利用时间,追求时间的效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