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二周目阿斗 > 第58章 算无遗策尽显其能(第1页)

第58章 算无遗策尽显其能(第1页)

阿斗复述版的旧隆中对与孔明今日陈述的新隆中对产生了不小的差异。

刘备一开始觉得有些困惑。

但短暂的思虑过后,得出一个结论:

因为阿斗的出现,使荆州局势照比前世发生了巨变。

而孔明先生依据现有的局面制定的天下大计,自然也会有适当的修正。

两版应对的局面不一样,有些许差异也是在情理之中。

刘备心中笃定,诸葛亮既有斡旋乾坤之才,那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会给自已的大业带来惊天巨变。

他所要做的,就是完全相信于这位千古贤相。

但心中顾虑亦要直言,决不能藏着掖着。

刘备感激之色溢于言表:“先生之言,令备茅塞顿开,如拨云雾而见青天。然……”

说到此处,刘备又略一沉吟:“可益州刘璋,同为汉室血脉,其性温厚仁德,备……又怎何忍侵吞其世代基业?”

“呵呵……”

诸葛亮毫不介怀,抚扇一笑:“刘璋非立业之主,主公不夺,益州迟早必归他人。

彼时,刘璋亦恐身首异处,反倒落得凄惨下场。

主公主荆州后,可携上庸三郡而联凉州马氏,断了曹操南下益州之路,而刘璋曾杀张鲁母弟,两川有不共戴天之仇。

主公可坐观两川虎斗,到时刘璋必求主公入川调停。主公可以此为由驻军于两川之中的三巴之地,交好张鲁,广施恩德,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整饬吏治,必使两川人心所向。

到那时,主公即便不夺,益州也必归于主公也!”

刘备激动的点点头,回想阿斗所言,曾经的他靠着“借”来的荆州入川,扮演的是雇佣者的角色,倘若能携荆交上庸,并联凉州,以调停者的角色入西川,那这入川之路比之前番名正而言顺许多啊!

想来,阿斗的到来,不仅使我免受跃马檀溪之苦,又歪打正着使刘琦公子入住江陵,使获荆州变得容易,更使夺取益州有了凭借。

然,想调停益州,须得自身强大,当坐拥荆交两州和上庸三地为基本盘。

对此,刘备还有顾虑:

“然刘琦公子宅心仁厚,景升即便仙去,我又怎忍心夺其荆州啊?”

“主公无需多虑!”

诸葛亮笑着宽慰道:“公子刘琦性温良恭俭,待人忠诚仁义,既无争雄之心,又有自知之明。

他视将军为叔父,与将军互相依存,荣损与共,也必愿与将军同心协力。他得荆州,与将军得荆州无二也!”

“哦……”刘备点点头,这和阿斗所言相差无几,于是又问:

“江东孙氏又怎愿与我联盟?”

诸葛亮的语气相当的自信:“倘若将军得占荆州之地,他愿与不愿,都必须与我联盟!”

“为何?那江东孙氏可与荆州有杀父之仇。”

诸葛亮又轻轻一笑:“江夏黄祖,性情粗暴,乃射杀孙坚之罪魁祸首,日后也必为孙权所清算。他一死,孙氏父仇得报,即便仍怀恨荆州,但因惧怕曹操大敌当前,想保住基业,也必放下成见,和我荆州联盟。”

刘备点头赞同,又担忧道:“倘若曹操南下,孙权举江东投降,又当如何?”

诸葛亮胸有成竹道了一句:“主公放心,孙权有雄主之心,不甘于人下,必不会如此也!”

刘备又思索道:“那孙权若袭江夏,黄祖派人求援,这……又当如何?”

诸葛亮反问道:“将军与黄祖可曾交好?”

刘备坦言道:“未曾,止于同僚耳。”

诸葛亮喝了一口茶,轻笑道:“黄祖此人,生性刚愎自用,向来独断专行,一心只想着偏居江夏那一隅之地,又自视颇高,对旁人多有不服,平日里连刘表的管束都不放在眼里,又怎会轻易向将军求援?”

刘备叹了一口气:“但其毕竟是荆州之将,其若有难,岂能置之不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