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军前线阵地收缩十几公里,撤退到曹市镇一线。
面对鬼子的咄咄逼人,楚云飞的命令还是撤退,依托阵型阻击,不必与u鬼子血战。
楚云飞在等,
等着最后一批火炮就位。
同时也是为了缩短战线,减少后勤压力。
指挥部内,频繁接到前线日寇的进攻消息。
“钧座,鬼子跟发了疯一样向我部进攻,如今已逼近黄歇口镇。”
黄歇口镇是第二道防线,
由150师把守,他们手上配备的是清一色的日械,以及日式火炮。
火力不俗,拥有12门山炮以及24门野炮,倒可以考虑坚守一番。
“命令30师、150师联合坚守黄歇口镇,阻敌2日后,可向江陵防线撤退,坚守城池。”
在荆州与江陵一线,是楚云飞的主力所在,退守到这一线,便是最佳的决战时机。
“命令黄玮军长,其青年军四个师收敛兵力,严防三线阵地。提前设立铁丝网,加固工事。”
风雨欲来,
鬼子第三师团将是青年军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大批汽车在平原上运作,一车车的兵力调配到三线阵地,开始分配防守区域,挖坑填土。
沙袋要结实,
战壕要宽,要深。
所有人都有股风雨欲来的紧张感。
那可是鬼子的第三师团,号称不败的甲种师团。
高桥多贺二仿佛找到了敌军的破绽,那就是晚上进攻。
白天所难以攻克的阵地,到了晚上便可以轻易的争夺下来。
双方在平原地带展开追逐,
沿途响起密集的枪声。
不断夺下30师的阵地,逼迫虞啸卿向黄歇口撤退。
这边150师已经做好了防守准备,廖平从团长晋升为师长,脸上多了许多镇静。
想当初在大洪山打游击,拿着刺刀敢跟鬼子拼命。
现如今要枪有枪,要炮有炮,没啥可怕的。
都是川蜀过来的爷们,天不怕地不怕。
阵地前方,拉出好几条铁丝网,防备鬼子的夜袭。
虞啸卿安排部队休整,补充弹药之后,将伤兵运输至后方,其余各部则选择阵地坚守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