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目标绝对是常德,这一点大家都非常清楚。
但想要从北路突破,不是那么简单。
北路有11师、新一军这样的王牌,更有第六战区调拨的数个嫡系师,绝不会让日寇轻易突破防线。
岳阳南线的战斗更不容易,需要面对第九战区的牵扯。
双方战斗数年,一直没能拿下第九战区的防区,这就是实力。
那唯一可行的方式是水上?
鬼子的汽艇、炮艇能输送多少兵力,从水上进攻,那不是自寻死路?
七月中旬,
淅沥沥的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士兵匆忙起来遮盖防水布,保护军械弹药,阴雨天气加剧了战场的复杂。
势必导致部队行军受缓。
但鬼子68师团的行军速度不减反增,冒着淋雨病伤的风险急行军。
横山勇的压力很大,作为十一军的司令官,必须拿出足够的战绩来代表自己的能力。
上次鄂西一战,损失58师团,已经让他上了天皇的黑名单。
若是拿不出有效的战果,等着为天皇陛下尽忠吧。
江北苦苦支撑,局势已然不可弥补。
江南却有机会挣扎一番,不惜代价行军,务必在明日到达秋水岭。
时间就是金钱,
新一军、鬼子58师团的目的一致,都是赶至秋水岭,加入到血战当中。
阴雨席卷的不止是鄂西,将长江沿岸全都覆盖在内。
楚云飞的汉川指挥部,灯火通明。
数位参谋轮番值夜,避免夜间遭遇日寇的突袭,来不及反应。
楚云飞与廖震国、黄玮、安澜、廖建楚四位军长商量,将44军30师抽调出来,归入安澜的66军;
将黄玮205师抽调出来,调入廖建楚的新六军。
这样每个军辖三个主力师,形成比较统一的指挥管理。
另外给各部的损失补充兵员,重新规划对江城北部的封锁。
这时候第六战区传来新的作战情况,
同步到楚云飞手上。
鬼子68师团、116师团均有动作,已经向西、向南用兵。
基本确认江北只有第三师团,可酌情全力进攻,务必拿下第三师团。
安澜参与了一次前线进攻,对情况比较了解,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按照近几日伤亡计算,第三师团的兵力不足两万,整体实力锐减三分之一。若是强攻,面对城墙防守,巷战纠缠,我军也得损失万余,才有吃掉他的把握。”
“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如能驱散群众,以火炮、坦克开路,损失能减少一半。”
说到底还是楚云飞担心的那一点,鬼子封闭汉口城,就是让他投鼠忌器。
甚至还要把平民拉到城墙上,阻止火炮攻城。
都说慈不掌兵,但楚云飞并不是纯粹的冷血将军,在损失与战果的比较上,区区一个残废的第三师团,肯定比不上汉口十数万百姓的身家性命。
“分三步进行,继续截断其后方各县,分一部兵力前往安庆,彻底堵住十一军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