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属非原则性的争论,双方各执己见,而这场争论又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那么作为“和事佬”又如何“打圆场”呢?如果力陈己见,理论一番,恐怕不会有效。这时,不妨岔开话题,转移争论双方的注意力。
南齐太祖萧道成提出要与当时的著名书法家王僧虔比试书法。君臣二人都认真地写了一幅楷书。然后齐太祖傲然地问王僧虔:“你说说,谁第一?谁第二?”王僧虔不愿贬低自己,又不敢得罪皇帝,于是答道:“为臣之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之书法,皇帝中第一。”齐太祖听后,只好一笑了之。王僧虔这种分而论之的回答是相当巧妙的,表面上是顾及了皇帝的尊严,君臣不能互相比较,实际上是回避了既不愿贬抑自己,又不敢得罪皇帝的难题。
说话应变是一种智慧的较量,当你正常说话行不通时,不妨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说法,事情可能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6。妙答让你避难堪
答问是一种对提问做出回应,以解释、说明为目的的口语表达方式。答问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答问的艺术和技巧就体现在各种形式中。概括起来,答问的语言形式主要有:
(1)直答
直答就是根据对方的提问,直接从正面做出回答。例如:
问:你们厂今年上半年的效益如何?
答:很好。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产量的70%,人均创产值1万2千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上缴利税3200万元,创历史同期最高记录。
这种答问,是友好、坦诚、直率的,通常在上、下级之间,同事、亲友之间,顾客与服务员之间,老师和学员之间使用最多。
(2)分答
所谓分答,是指提问者不怀好意,或又有包容性的提问,不作“是”与“否”的笼统回答,而是听清话意,分解一问为多问,分别给予正确的回答。
分答这种口语表达技巧要想运用好,首先要会听,听清对方话语中的阴谋,告诫自己不可顺势而应;其次,要分析对方的问题,对方的问题一般都有两层以上的含义,分解好了即可以逐一
御liKil墨定你的未釆
应答;分答之妙还在于把对方所提问题中存在的挑衅成分都给否定掉。
(3)变答
变答,就是变通着回答。《孙子兵法》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变答,正是变被动为主动,变守势为攻势,变不利为有利的一种巧妙的应答方式。
变答技巧的特点是“反”答,即在简答了对方问话之后,采用对方的内容来作答。例如:美国前总统卡特竞选时,有位女记者找到卡特的母亲。下面是女记者和卡特母亲之间的问答一
女记者:“您儿子向选民们说,他如果说谎话,大家就不要投他的票,您敢说卡特从来没说过谎吗?”
卡特母亲:“也许我儿子说过谎,但都是善意的。”
女记者:“什么是善意的谎话?”
卡特母亲:“你记得几分钟前,当你跨进我的门槛时,我对你说你非常漂亮,我见到你很高兴。”
卡特母亲的变答可谓针锋相对,使得问话者非常尴尬。但这不能责备卡特母亲不友善、不礼貌、不厚道,她的应答是对方不友好挑起的,并且步步“逼问”出来的。就内容来说,其恰当、巧妙、简洁都是无懈可击的。
变答还有一种更特殊的情况,即以问为答。例如:有一次,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四个协定刚签署,基辛格在莫斯科的一家旅馆中向随行的美国记者团介绍有关情况。下面是他们的谈话记录
基辛格:苏联生产导弹的速度每年大约250枚,先生们,如
果在这里把我当间谍抓起来,我们知道该怪谁呀。
记者:那我们的情况呢?我们有多少潜艇导弹在配置多弹头导弹?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
基辛格:我不确切知道这些数字,至于潜艇,我的苦处是,数目我知道,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
记者:不是保密的。
基辛格:不是保密的吗?那你说有多少呢?
记者:……
基辛格显然知道这些是保密的,不能回答。但他不是用“无可奉告”搪塞,而是变答为问,以问作答,结果反客为主,把问话者推到了难堪的境地。
必须指出,答只有当问话者含有敌意或咄咄逼人时,才能运用,非此情况不可滥用。因为会伤和气,其结果会出现僵局、冷场和不快。
(4)牵答
有时面对故意刁难甚至侮辱性的提问,如果从正面回答,显得无力,即使答得再好,也只是一种为自己开脱、辩解的防卫语言,这时,就可以用牵答的技巧。采用牵答的技巧,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对应、连带关系,提一个涉及答者与问者的命题,造成一荣俱荣,一损倶损的态势,以抵消对方的攻势,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比如: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向晏子提出了一个侮辱性的问题:“齐国为什么派你这么一个矮小无德的人做使臣呢?”晏子说:“齐国派使臣有一个规定,不同的人朝见不同的国王:贤德的人朝见贤德的国王,不贤德的人朝见不贤德的国王。我最不
經i晅sn决定你的未来
贤德,就被派来朝见楚王您。”
楚王本想侮辱晏子,没想到反而受到了晏子的侮辱。晏子的回答,把自己的荣辱与楚王连在一起,使得楚王无法反驳,自找没趣。
牵答的奥妙,就在于用话语将自己与问话者牵在一起,不可分开,使对方不能处于优势的攻击者地位。不过,牵答要注意分寸,因为“利害相连,荣辱与共”,所以对自己和对方都不要过分贬损,一般是答话中应有“两可”的意思(我这样,你也这样;我那样,你也那样)。
(5)错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