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口才与演讲视频教程 > 第5章 辩论口才培训(第2页)

第5章 辩论口才培训(第2页)

①自己的论证精心准备,是有力量的。

②不管对手的态度如何,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③对手有可能不认输。

④自己的胜利不是对手的认输,而是靠评委的点分取胜。

经过以上几次训练,对话心理会有所缓和。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用急燥,通过多次实践,就可慢慢纠正。

2。对抗心理

对抗心理是论辩中最为常见的心理状态。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之下,说明已经大致了解了辩论,知道论辩双方处于一种水火不相容却又相反相成的关系,此时,双方都不再一味攻击,而转向十面埋伏。

对抗心理状态下,对辩手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

首先,辩手必须树立牢固的自信心,确信自己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确信通过自己的继续努力可以获得胜利。

其次,要把这种自信心贯彻到论辩过程中的每分每秒中去,要从对方的每个环节中去寻找错误。整人的状态就象一只猎物眼前的鹰,不仅对对方的逻辑、理论、事实、价值而言,即便是对对手的错别字和失态的举动也应加以充分运用。

下面举三例作一说明:

①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上。

王信国: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在人性本恶之下,我们为什么要法律,为什么要惩治制度呢?姜丰:对呀,这不正好论证了我方观点嘛!如果人性都是善的,还要法律和规范干什么?注:这是针对核心观点“人性本善”的反击。

②季麟杨:我先请问反方同学三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们李光耀总统当初在推行道德建设时,是不是也同样发展了经济建设,不然哪会有今天丰衣足食的新加坡社会……

蒋昌建:首先指出对方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李光耀是总理而不是总统……

注:这是针对论据中事实论据进行的反击。

碱美龄:……那么我想请问对方同学,如果有一个1一2岁的婴儿被感染,你对她进行性安全教育是必要的吗?

严嘉:至于说到小女孩,当然我们不要对她进行性安全的教育,但是对她的母亲当然要教育,这样才能防止艾滋病的传染!

注:这是针对对方取是效果的发言的反击。

上面三次反击在论辩前都是无法准备的,辩手之所以能作出这样迅速有效的反应,关键在于他们能始终保持一种高强度的对抗心理。

可见,对抗心理对辩手的正常发挥,直至超常发挥都是非常有益的,那么如何使对抗心理发挥出应有作用呢?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最高明的对抗是主动的进攻,最高明的进攻是心理上的进攻。

对抗的形式有多种,既有正面交锋,又有旁敲侧击。或是讽喻挖苦,或是轻松调佩,并非只有严厉质问,穷迫猛打才是对抗的形式。在对抗心理之下可以发挥出技巧的极致,下面再举二例:

同是在首届华语国际大专辩论会上,严嘉问对方:“世界上已有140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国的人口,这个问题难道不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吗?”

在这里,严嘉提到澳大利亚不是偶然的,因为他的对手正是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这样就给对手以一种无形的压力。

上面这个例子可以说是非常和缓的施压方式,还可以专门有意设计一些问题来打破对方的心理防线,请看:

林肯曾为小阿姆斯特朗所作的那次经典性的辩护中,采用了这种方法:证人证明他在明亮的月光下看见了作案的全过程,林肯当即指出案发当天晚上是上弦月,半夜时分不可能有月光,从而一举戳破了这个谎言,使得这个证人不得不承认自己作的是伪证。

其次,对抗心理发挥作用,还要求辩手具有很强的对象感。这点很容易理解,论辩本质上虽不是说服对手,并不是论辩中不需要说服力,论辩中要说服的是评委和观众,他们才是辩手真正应想到的对象。一切对抗表演都是作给评委和观众看的,只有赢得了他们,才能最终获得胜利。

3。超对抗心理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对抗由对话而来是更激烈的对话;超对抗发源于对抗,是更高层次的对抗。

超对抗心理与对抗心理相比,字面上仅是多个“超”字而已,事实上,这是两个差别很大的心理状态。王沪宁教授对超对抗心理曾有过一种形象的描述:“当人面对对手时,你要觉得自己对这个题目全知全解,而对方是无知的,你不是在和他辩论,而是在教他。如果他反驳,那是说明他没听懂,你可以再教他一遍o记住,你始终是老师,他是学生o”这段话道出了超对抗心理的实质,即在超越对错,超越成败,超越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对对方进行指点和分析0

这也即孙子兵法中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

相传禅宗王祖弘忍在传授衣钵之前,要众弟子写偈语,他的得意弟子神秀写的一o张偈语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排拭,勿使惹尘埃。

这样便超越了神秀的思路,完成了有相到无相的巨大飞跃,从而达到了四大皆空的最高境界。

但是超对抗不是不对抗,而是指在超对抗的心理状态下:能够做到想人之所不想,备人之所不备,出其不意,一招制胜。其中的关键是立意要高。在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上,复旦队的立意均要高出对方一筹,每当蒋昌建总结陈词时,对方的回辩常常表现出山穷水尽的感觉,因为复旦队的立意往往与人类的真、善、美这些大问题联系在一起,使对方的发言难以超越这一境界,其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要超过任何一种纯粹的技巧,这便是超对抗的力量所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