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90万人口基数,陈平安本想着招兵6万,应该是轻轻松松的一件事情。
然而,招兵告示发出去一周,陈平安也才仅仅招了一万人稍多一点儿而已。
这尼玛还是陈平安取消了身高限制的原因,要是不取消身高限制的话,一万也招不到。
一询问之下,陈平安才明白,登莱这边都没有人愿意当兵,不愿意的原因也很简单,当兵每月赚到的银子太少了,每月也就能赚个1两银子左右,有时候还到不了一两。
当了兵随时可能去打仗,赚的少,风险还高,要不是家里实在太困难的,根本没有人愿意去当兵。
至于说陈平安的招兵告示上写着月俸2两,三餐有肉,好吧,根本没人信。
陈平安这次招到的一万人,大部分还是从跟昌乐县接壤的潍县那边的征兵点送过来的兵。
潍县有不少村子听说过昌乐县那边驻扎的护商队的名声,不少人知道进护商队当兵待遇是真的好。
一番打听之下,这次招兵的护商队,跟昌乐县那边驻扎的护商队是一家,这才有不少潍县的当地青壮去报名。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护商队在登莱这边名声不够响亮。
明白了这一点后,陈平安也就不着急了,一万就一万吧,先练着,回头过几个月,等大家见识到进护商队当兵的好处之后,再征兵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除了开始训练这一万新兵,陈平安还把整个山东的所有技术不错的造船工匠都集中到了登州城。
登州本来就是重要的军事港口和商业港口,自然有自己的造船厂,登州造船厂这边,战船和商船都能建造。
战船用于海防,以抵御倭寇等外敌入侵;商船则用于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等地的贸易往来。
陈平安作为登莱总兵,想要集中调配整个山东的造船工匠天经地义。
数千名造船工匠全部集中到登州城后,经过一番筛选,陈平安筛选出了1000名技艺最为精湛的工匠,以脱离匠籍为诱饵,把他们收编成为了自己的私人专属工匠。
陈平安让这些人把家属全部搬迁入登州城,给他们安排房产,每月5两银子的高月俸,专门成立了一个海船研究所。
作为一名穿越者,陈平安自然不可能还使用这个时代陈旧的风帆海船出海了。
风帆海船,对季风的依赖性非常大,一年也只能在特定季节在某一区域进行季节性航海,运输效率十分低下。
就比如大明与倭国的海贸,从沿海地区到倭国长崎等港口,顺风时单程可能需十几天到一个月左右。若风向不利或遇恶劣天气,时间会延长,来回一次可能两三个月甚至更久。
海商为追求利润,会尽量增加出海次数,即便如此,但受季风影响在航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年其实最多也就能跑个两三次而已。
蒸汽动力的海船就不一样了,就算没有季风,一个月来回一次也都是轻轻松松。
。。。。。。。。。。。。。。。
喜欢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