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贤弟,这里就是膳堂,每日定时午膳与晚膳,这都是不要钱的,”梁山伯介绍道,“若是其他时间需要膳食,则需要支付三枚小钱。”
这书院的饭堂,简直像是吃自助餐,中间摆着数张小桌,两旁则是食物菜肴,种类不算很多,不过看着也算是色香俱全。
“师父,这的东西咱们能吃吗?”雨林低声问道。
“应该可以,目前看来这里的学生都是活人。”南音打量着膳堂里的学生们,没有看到马文才。
跟着梁山伯去取了碗盘餐具,盛了喜欢的食物,三人挑了一张小桌坐下,吃了起来。这食物吧,果然只有色香,味道实在不怎么样,可能也是因为古时缺乏调味品的关系。
南音胡乱吃了两口,注意力都放在膳堂门口,盯着进来的人,却一直到吃完了饭,也没看到马文才,这家伙是被吓坏了吗……饭也不吃了。
下午梁山伯给二人介绍了书院的情况与设施,包括每座书楼的藏书,名士讲学的时间,澡堂,浆洗衣服的地方等等。
待天色渐黑,南音不想再去吃那难吃的晚膳,带着雨林回斋舍去了。刚回到屋中,发现有人从门缝中塞进了一个木片,上面写着“今夜子时,文博斋见。”
第162章卷三·第26章印记十一:梁祝06
文博斋,是丰西书院的藏书楼之一,专藏史册典籍,下午时梁山伯介绍过,南音也已将大概位置记下了。去是要去的,只是这留言的人身份未知,更摸不清目的何在,还需谨慎为好。
因为没有在书院食堂吃晚饭,雨林去后厨要了一壶水,冲了两个自热锅,还拿出了一个午餐肉罐头,南音忍不住翻了翻她的背包,发现有一半是食物,足够吃上三四天的。
吃饱喝足之后,看看时间离子时还早,雨林眼巴巴的想去找陶渊明要签名,南音拗不过她,而且自己也对这位田园派创始人颇为仰慕,也就答应了。
陶渊明既是书院学生,想必也是住在斋舍之中,两人一间间看名牌找过去,正撞上了一个人从前面走来。
那人虽然低着头,南音却一眼就认出来了,是马文才,雨林即使脸盲,也认得他头发上挽着的那支鎏金簪子,两个人直接拦在了他面前。
“这位兄台,为何挡住我的去路?”马文才抬头问道,这会他并没有像之前见面那般惊慌,表现得非常淡定,反而让南音有点懵逼,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在下马文才,请教兄台贵姓?”马文才见南音半晌都没说话,反而主动拱手行礼道。
“……小弟祝英台,初来乍到,还请马兄多多指教。”南音不自觉的回了一礼。
“你我同在书院读书,谈何指教。若祝兄有雅兴,可一同谈诗论文,共同进益。”马文才笑道,态度十分亲和有礼。
“马郎君,昨夜我们在半路上的观音庙中避雨,你说这方圆几十里都见不到人家,怎会有一座观音庙呢,你们读书人不也该拜孔夫子吗。”雨林开口道,语气不太好。
“这位小兄弟说的是,我等自然是该拜孔孟圣贤。至于你说的观音庙,我也不曾留意过,十分抱歉。”马文才回答的十分顺畅,神态自若。
这厮掩饰的也太好了吧,就好像昨夜在庙中杀人放火的不是他一样,心理素质可真是过硬……若不是上午刚见面时惊恐之下露了破绽,加上他那金簪子,还真不一定找得到他。
南音觉得既然对方已经有了准备,再问也问不出什么了,只能静观其变,开口道,“银心,不得无礼。马兄,我们还要去寻人,就不多打扰了,改日再向马兄请教。”
“祝兄请自便,我就住在这间斋舍,若是有事也可以随时来找我,告辞了。”马文才很坦然的指了指自己的房间,就开门进屋去了。
“师父,这家伙也太能装了吧,我刚才真想问问他认不认识小爷这张脸,然后狠狠揍他一顿……”雨林撇着嘴小声嘀咕道,一脸的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