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每天做好一点点事情 > 第七章 财富 每天创造一点点(第2页)

第七章 财富 每天创造一点点(第2页)

有报道称:一个来自外地的打工仔为了了能够得到500万元的大奖,不惜把自己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全部用来买彩票。结果一年下来,什么大奖也没中,反倒把一年来的辛苦钱赔了个光,没脸回家,走投无路要自杀。

其实,买彩票支援国家建设是好事,但要是指望靠它来发财致富就不妥当了。如果这样,人就变成了金钱的奴隶,被金钱的诱惑牵着鼻子走,从而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每天心得:

如果人成为金钱的奴隶,他的欲望会一天天增加,而理智和清醒会一天天减少。人切不可成为金钱的奴隶,而应该成为金钱的主人。

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财富要自己去创造,靠自己的劳动、靠自己的知识、靠自己的智慧挣来的钱,花起来心里舒坦,才能真正享受金钱的快乐。

不义之财来的容易,但是会让你晚上睡不着觉,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是途径、方法的意思。勤劳致富,靠的是辛劳的汗水,值得称道。科技致富,靠的是智力的开发,令人仰慕;立功致富(如奥运会金牌得主获得重奖),靠的是顽强的拼搏,可喜可贺。阿·扬格说过:“发财有术,能叫沙子变金子。”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爱好、专业和特长,在我们致富的过程中就应该有不同的“道”。如果没有创造力,只是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行动,是不利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当然,这个“道”也不能超出法律和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只有通过合乎法律和道德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我们才能获得财富。事实上,金钱无所谓好坏,关键要看你的财富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得到的。

柳宗元的《鞭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出售马鞭的商人,其所出售的鞭质量并不好,但装饰却颇为华丽,值四五千的货竟要价四五万。一次,一个糊涂的富家子弟花五万买了一根鞭子,向人炫耀。可当马不听使唤时,他挥鞭使劲抽打,鞭杆一下子断裂开来,才知道美丽的外表里面却是腐朽了的木头,根本不是鞭商所吹嘘的用南山的木料制成。去找鞭商理论,鞭商又以货物出门,概不负责为由,拒绝退赔。买主便在市上向众人大肆宣传此事,使鞭商丢尽脸面,无法再在市上立足。

这位商人自以为得意,发了不义之财,但是没有想到这笔财砸了他的饭碗。

清代乾降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赓,以货真价实赢得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掺假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赓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

郑板桥挥豪题写“李沙赓点心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了不少人观看,但还是没人进餐。原来是“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赓再三请求补上“一点”。但是,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现在生意冷淡,正是因为‘心’少了‘一点’。”李沙赓感悟,才知道经营人心的重要。

从此以后,李沙赓痛改前非,以真心待人,重新赢得了人心,生意又红火起来。

想赚钱,就要取得人心,堂堂正正的赚钱,不要想着欺骗顾客,坑害顾客,只要你赚钱的路子不正,你就会最终失去金钱。

所以,不论是做官,还是经商都不可发不义之财,通过正当渠道挣钱,才能创造财富,创造成功的人生。

君子爱才,取之有道。我们获得财富要通过正当途径。切莫干一些见不得阳光的勾当。

每天心得:

孔子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们在追求财富的时候要记住:获取财富要通过正当途径。

4.脑和手——赚钱的利器

一个小小的灵感足以带来巨大的财富。不要放弃你的任何一个巧妙的想法,别以为那仅仅是个想法,它可能给你带来难以置信的巨大财富。

在珠海打工的南阳人李某,深知打工一族的思乡情结。她回乡过年之前,特地找到不回老家过春节的同乡打工仔、打工妹,把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用摄像机拍下来,同时还录下他们对家乡父老的祝福。李某将这些照片和录音带带回家乡送给他们的亲人,每人收取一定的费用。李某除去路费外,还赚了400多元。

赚钱的灵感来自悟性,来自经验。有了灵感逮上机会还得有胆量去迅即运作。如果该出手时不出手,财运便与你“拜拜”了。

灵感思维常以“一闪念”的形式出现,使人们创造活动进入到一个质的转折点,产生灵感思维不仅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而且要具有观察、搜集、积累信息资料的能力,更要有一个好的激发点,上述故事中,“思乡情结”、“当天即取”、“股民就餐”都是很好的激发点。

一位下岗职工,曾经摆地摊卖过菜、卖过日用小百货,收益都不理想,只能够勉强维持生活。

在摆地摊的过程中,她发现卖旧书的生意不错,特别是在一些大专学院附近,一些虽然旧却有学习价值和阅读价值的数学参考书、文学书籍以及言情小说之类卖得都很好。这儿的旧书摊主每天都有不菲的收入,比她卖菜和卖小百货强多了。于是,她就改行卖起了旧书,收益果然比以前强了一些。1994年春天她丈夫也从单位下了岗,两个人就分成两个摊卖旧书,挣几个钱维持家庭生活。

在卖旧书的过程中,她发现旧书的价值差别很大,那些教科书和言情小说之类一本卖不了多少钱,而一些线装书和早期的图书以及“文革”当中的图书报刊却能卖很高的价钱,一本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元也有人要。买这些书的人有的是自己收藏,有的是转手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倒卖。发现了这一点,她在收购旧书的时候就对这类书非常注意,买到手后仔细研究分类,自己留下一部分,其余的攒到一定数量时,她就试探着坐车带到北京的旧书市场上出售,获利果然不菲。

这位下岗职工的历程启发我们:思路就是财富。每一个项目,都可以采取“先发散、后集中”的办法进行思考。掌握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的方法,你挣钱的路就有了千万条,任你选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条最能挣钱的路,也可同时选择几条路并驾齐驱。

有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把石块儿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人,一个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城里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三年后,卖怪石的青年成为村里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后来,不许开山,漫山遍野的鸭梨招来八方商客。把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而就在村里的人为鸭梨带来的小康日子欢呼雀跃时,曾卖过怪石的人又卖掉果树,开始中柳树。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都不愁挑不上好梨,只愁买不到盛梨的筐。五年后,他成为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

“钱”需要拼命挣才能获得,要说“钱”能“想”出来,不啻天方夜谭。然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创业成功,就必须善于开发新思维,多想、巧想、妙想,“想”出一条条新财路……

每天心得:

用你的手加上你的灵感为自己创造更大的财富。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巧妙的想法,别以为那仅仅是个想法,它可能给你带来难以置信的巨大财富。

5.用行动实现财富梦想

几乎所有的人都想致富,这是人的天性,无可非议。那应该怎样获取财富呢?回答是行动,只有行动才可以创造财富。

有这样一则白领丽人的生存寓言: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说:“像一分钟。”

小男孩又问上帝说:“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

小男孩再问上帝说:“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财富不是梦想,他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和实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

一个多世纪前,在美国中西部的大都市芝加哥,曾经有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怀着对“财富”、“势力”、“大厦”和“美人”的种种幻想,从家乡小镇来到大都市,在洗碗碟、擦炉子、开卡车、当跑街灯等杂工中实践着自己对于上述幻想的追求。这个人,就是后来以《嘉莉姐妹》、《美国悲剧》等揭露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文化对贫穷者、尤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腐蚀与摧残,揭露所谓“美国式梦幻”的虚伪性与欺骗性而知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

追求财富就要在实际行动中实现梦想,先要有梦想,然后行动,最后才能梦想成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