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每天做好一点点事情 > 第八章 爱情 每天收获一点点(第2页)

第八章 爱情 每天收获一点点(第2页)

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是乡里一所中学的民办教师,老婆是地道的农妇。结婚30年,吵了30年,争争吵吵中生了五个孩子。10多年前,老婆听不少人讲她男人可能与学校的一个女教师有男女关系,于是就哭着躺在学校的操场上从上午到半夜……

一年前,丈夫被查出得了白血病,丈夫拿出两千块钱给老婆掌握用于治病,住进医院不到几天,两千块钱就花完了。再向丈夫要钱治病,可他却说没有钱了,家中就这么点钱。这下子可把一家人激怒了,被激怒的不仅仅是他老婆,还包括他的子女。一家人都确信他的钱是花在他相好的女教师的身上。因为这个家一直是他掌握着经济大权,除了每月工资,还帮人家补课,带家教,本人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老婆也是属于辛辛苦苦挣钱,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女人,炒菜油都舍不得多放……

但任凭家人怎样猜疑、指责乃至出言不逊,他从不辩解,只是说,没有钱就不用治了。这个病是治不好的,拿钱也是打水漂……

男人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一日在弥留之际,他叫身边子女都出去,有话要对他们母亲讲。子女们疑惑地走出门后,他一手抓住老婆的手,要老婆把箱子底下一本书里的一个信封拿出来。拿出后,只见里面是一个两万元的存折和一份遗嘱,上面写着“这两万元是留给XXX(老婆名)的,任何人不得动用。”

他对老婆吃力地嗫嚅道:“你不懂,我这病是治不好的,治到最后是人财两空……这钱是往水里丢……你没有劳保,自己有几个钱心里踏实……”

老婆见此,一下子扑在丈夫身上失声痛哭起来,哭得直捶自己的头,扯自己的头发……

有怜惜做基础的爱情最深挚、最牢固,这样的感情会让爱人互相把对方的利益置于自己之上,让对方感觉自己是爱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这样相爱的人才能相扶相伴走过一生。

一对外国夫妇登山,丈夫意外落崖,碰巧妻子在丈夫落下的瞬间咬住了他的上衣,就这样在死死僵持近一小时里,妻子仅仅以她那细细的牙齿承担了高大魁梧的丈夫的全部重量,她的牙齿和嘴唇被血染得鲜红。

是真情,还是假意?在生死关头最能看清楚,生死关头能够相互依靠,自然更不用说相伴人生了。生死相依的感情让人看到了爱的真谛。

多少爱情,只有彩虹,没有风雨;多少人生,只想分享爱人的快乐,不想分担爱人的痛苦。爱的时候,都会说“你是我永远的爱”,可是到了危难的时刻,又有多少人能够记得当初的诺言?记得曾经的爱?但是如果爱情中有了怜惜,爱情就不再脆弱,就可以使人能在大难来临时牵着爱人的手。

每天心得:

爱需要惊心动魄的呵护,你若真爱他,就将痛苦留给自己,把幸福留给对方。

3.距离让爱情走得更近

卡尔·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早已脍炙人口。正如古人所言“距离产生美。马克思常在外奔波、流亡,不能厮守在妻子身边,可他再也忘不了用他的生活妙笔表达他的爱情,让彼此的爱情走的更近。

在求爱过程中,女性对“分寸”非常敏感。在刚刚接触时,她绝不允许你超出她允许的亲近程度,而在你们热恋当中,你的任何一次不合时机的“疏离”,都会被她认为是受到冷淡或怠慢。

人类学家们发现,在我们身体的外部有一个肥皂泡似的透明罩包围着我们,这就是所谓“个人间隔”。这个间隔就好比是切开的鸡蛋一样,有好几层构成同心圆。最核心的部分是“亲密区”,它的范围是由皮肤往外0.45米,只有至亲的亲人、朋友和情人才能在这个区内接触。往外一环是“个人区”,在我们面前0.45米至1.2米,与要好朋友和熟人交往就在这个区。再往外是“社交商讨区”,在我们前面1.2米至3米。3米以外则是“公共区”,是供不带任何个人色彩的交往使用的,如听课,在法庭上作证,观看舞台演出等等。

任何男子,如果在求爱之时破坏了这些不成文的身体间隔限制范围,比如说,未经许可便把头伸进一位女性的亲密区,这时他很可能会发现女性在“加固”空间拦网,她会把身子往后缩,转过脸去,绷紧肩膀,紧闭嘴唇。看到这些防御性的表示,男性应该从亲密区退到不显得那么轻浮的个人区。

在与新结识者交往之时,最好是从侧面接近对方。实验结果表明,正面的接近最使人感到不安。有一项研究发现,大学生们在别人从正面接近时手心出的汗比从背后接近时多,这表明他们感到焦虑不安。

在情场之中,眼睛注视对方实际上就是消除了双方之间的距离。在房间之中,隔着老远注视对方,就像是把对方带进了你的个人区。然而当双方在实际上离得很近时,视线的互相接触就不需要那么长时间。距离和视觉接触是可以互为替代的。因此,在相距只有1.2米之时,情侣之间凝眸相视会使他们由于过分亲密而变得局促不安。在0.45米至1.2米之间的个人区,视线接触如果超过两秒,对方便可能觉得你侵犯了他的隐私而感到不快。

因此,在情场的关键处,成败往往只在咫尺之间。只要站得远了,无形之中就会显得孤傲冷漠。然而要是越过了0.69米这一陌生者的范围,就是说进入0.61米这个熟人区,又会让人觉得来者鲁莽唐突。

不过你也不必带上皮卷尺上情场。大多数人对个人间隔的层次和范围都有一种直觉。他们不自觉地领会社会间隔的结构,自然而然不超过界限。可是性情较差的男性往往觉得对个人间隔的界限很伤脑筋,而女性在这一方面似乎问题不太大。

哲人说过,很多事物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我们与之存在着适当的距离。比如,去动物园看老虎,如果贴得太近、太亲密了,就会很恐怖、很危险,老虎的爪子会抓伤你,如果后退几步,隔着笼子再看老虎,你就会感到老虎是威武雄壮、色彩斑斓、富有阳刚之气的“兽中之王”。再如,在高山上观赏风光,你会生出“江山如此多娇”的慨叹和赞美;而一旦靠得太近,你就会被一叶障目、不见天日了。

人就像刺猬一样,为了取暖就需要彼此靠在一起;但如果靠得太近,就会互相刺痛对方,于是矛盾爆发,又打又闹。所以,恋人之间相处也要保持一定的“度”,距离太远就得不到交流,距离太近则会使彼此受到伤害。

每天心得:

距离产生美。爱人如此,朋友如此,其他人际关系也如此。即使是亲近的人之间,也需要适当地保持一段距离。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不远不近,恰到好处。这样既可以避免摩擦,又可以给彼此以安全感。

4.爱情——真正的美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虽经沧海桑田、地震海啸,但只要人类存在,爱情就不会终止,关于爱情的故事也不会中断。

什么是爱情?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情是一种缘分,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在茫茫人海中,月老的红线恰恰栓住了你们两个人,从此“执子之手,与字偕老。”古今中外的哲人、文豪、智者都为此大唱赞歌。莎士比亚说过,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薄迦丘说,爱是人生中一种积极的因素,是幸福的源泉。雨果说过,人生是花,而爱情是花的蜜。爱情应是纯洁的、无邪的、神圣的,否则就不配大文学家们的赞颂。

生活中爱情也常常招来各种不幸,其中也隐藏着邪恶和肮脏的东西,也制造了悲剧。陷入爱情海洋中的男女,真是卿卿我我、难舍难离。有人无心去管工作和学习;有人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有人失恋后竟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气。这一切都是把爱情当做人生惟一追求的结果。

都说爱情是自私的,当你没有遇到一个爱自己而自己爱的人之前,总是会半推半就接受一个爱自己而自己不爱的人的爱。可是,你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幸福,反而越来越不快乐。却又舍不得他走,就骗自己说“被爱比爱人幸福”。到底幸福与否只有自己心里最明白。恋爱是件自由的事,何苦这样骗人又骗自己呢?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爱情不是无私的牺牲,也不是单纯的占有,而是在尽情体会彼此吸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共同体”。不违心地奉献和虚假地接受,保持本色的自我,是爱情得以永恒的不变真理。

爱情是疯狂的,爱情可以让沉浸其中的人们不顾一切,甚至在跨越阴阳两界时,依然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好笑容。

女作家张小娴女士在一篇有关爱与被爱的文章里精辟地论述了两者的利害关系。她说:“假如你不爱那个人,被他所爱又有什么幸福可言?除非你这个人对感情已无要求,但求有一个人对你好,对你千依百顺。”

被爱比爱人同样痛苦。被一个自己不爱的人所爱,有时是痛苦的。你不爱他,但是,你爱的那个人不爱你。你只好留在这个你不爱的人身边。他愿意为你做任何事。你甚至可以拿他来做出气袋,你可以骂他、打他。你更可以骄傲地说:我不爱你!你想哭的时候,又可以借他怀抱一用。你需要赞美的时候,他绝对不会吝啬。你凄然问“你为什么要对我这样好?”他也没法回答。

这个时候,你会感到幸福吗?还是你会痛苦?不是说风凉话,被不爱的人所爱,你起初或许有点飘飘然,日子久了,你开始害怕自己只能得到他。难道你不配找到一个你爱的人吗?为什么上天把他派给你?他很好,可是,他愈对你好,你愈不快乐。

常言道: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更糟糕。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你认为最好的也未必适合你,现实生活中这类事比比皆是。告诉自己,自己的爱人才是当世无双最完美的理想伴侣。只有这样,你的心理才能平衡,你的心情才能舒畅,你才能活得坦然,过得洒脱。

每天心得:

既然是千万个人群之中选择了他(她),就要好好地去珍惜他(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