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仲湘原计划在酒店用过早餐后,就要直接赶往机场,搭乘上午的航班返回香港。
不过,星视通讯科技产业园入驻企业多为蜗巢科技合作企业或接受蜗巢科技注资这一现状,叫郑仲湘临时决定在秣陵多逗留两天,邀请多方以及入驻企业代表,进行更密切、深入的交流。
星视眼下的资金储备有限,要保证荃湾信息港的建设不受影响,能挤出来的投资资金就非常有限。
星视通讯科技产业园、星视通讯电子以及添美网、趋势网等几个重大项目的投资,就已经消耗了星视逾五亿港元的资金储备。
不过,只要第二轮新股成功增发,星视就能获得逾一百三十亿港元的超量资金,自然也就有实力挪出三五亿资金扶持入园科技公司的成长。
当然了,事情想到就要及时去做,要是真等资金到位后再去做一些事,中间不知道会有多少入园或即将入园的企业,被蜗巢科技拉拢走。
郑仲湘与陈逸森、袁可飞共进早餐时简单商议了一下,觉得现在就可以直接宣布星视旗下的投资基金,从今天开始就大幅下调对入园企业的投资标准,更为积极的引导入园企业开展通讯技术相关的研发等工作。
林杰对此也无异议。
星视既然花这么大的代价,与朱鹮电子、鸿臣合资成立星视通讯电子,下决心要将手机项目,作为荃湾信息港之外,集团实体化的重要支柱之一,除了手机本身的产品技术开发外,当然也有扶持上游模组以及诸多零部件厂商技术开发的必要。
林杰甚至觉得蜗巢科技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发、成果共享的模式,也非常适合当下徒有融资优势,却缺乏技术及实体底蕴的星视。
郑仲湘在离开酒店前往科技产业园之前,也跟萧良通电话沟通这件事。
有些事情来不得召开临时董事会讨论,又需要先果断表明立场、态度,通过电话与董事会其他成员进行沟通,也是必要的程序跟尊重。
要不然,真以为萧良对郑仲湘就没有脾气了?
萧良也不会反对郑仲湘的这个决定就是了。
苏安建一早刚到办公室,临时接到郑仲湘的电话,也立即拉上集团副总裁姚万毅,直接往产业园赶来。
星视联合美国网联集团投资趋势网入驻科技产业园,对星视以及科技产业园都算是重大项目,但对朱鹮电子却又谈不上多么重大的影响。
因此,苏安建昨天就没有露面,而是由集团副总裁姚万毅代表朱鹮电子,出面参加了一系列活动。
却是郑仲湘今天的临时决定,对朱鹮电子的影响更为重大。
朱鹮电子号称国内电子工业的龙头企业,今年的销售收入有可能突破一百亿,但今年的研发预算却还不足八千万。
研发投入比(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如此之低,甚至都不到1%,苏安建他自己想想都感到羞愧。
不过,朱鹮电子这些年来,要么直接引进国外的成熟技术组织生产,要么为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国际厂商代工组装产品,朱鹮电子名义上有三个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实际的科研力量却很薄弱,主要也是对现有的产品技术进行修修补补。
朱鹮电子现在想加强研发投入,也是有力没处使。
既有的这些供应链厂商,本身多是靠利益裙带关系吸朱鹮电子的血,研发能力更不要提了。
苏安建也不可能将宝贵的研发资金,投给这些厂商。
而朱鹮电子长期以来与上游供应链厂商形成的利益裙带关系,也不是苏安建想打破就能打破的。
除了手机项目,同时将科技产业园发展的主导权交给星视,实际由蜗巢科技暗中主导,引进、培养新的科技研发公司,切入上游供应链,对朱鹮电子而言,也可以说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一个选择。
自从八月下旬在罗智林家中与萧良进行的那一番密谈过后,苏安建他对星视通讯科技产业园的发展,也是抱有极大期待的。
“我还以为要等星视在第二轮增发成功实施过后,才会将扩大投资范围的事提上日程,”
苏安建更早赶到产业园,看到萧良从蜗巢科技研究中心走过来,在大门口下车跟他说道,
“郑仲湘办事还是很有决断力的。”
萧良看了脑门微秃的朱鹮副总裁姚万毅一样,笑着跟苏安建说道:
“星视正式注资科技产业园才三个月,就成功引进近七十家科技研发公司入驻。这么高的效率,应该对郑先生的触动非常大吧。郑先生昨天回酒店,思来想去,决定加大对入园企业的扶持力度,实在一点都不叫人意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