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帝此刻展现出来的勤奋程度简直让人想起了传说中工作狂般存在过的太祖皇帝朱元璋,不仅亲手从众多参选稿件中精心挑选出了这一百份最具潜力的作品,而且更是亲自投入其中开始了细致入微地审查过程。
整个下午加半个晚上,偌大的御书房内除了翻阅声、笔尖摩擦书页声以及偶尔响起的脚步移动声音外,几乎听不到其他动静,连平日里爱闹的宫女们也变得安静了许多,尽量不让外界打扰到这位年轻帝王的工作进程。
每拿起一份试卷时,天顺帝都会先仔细阅读题目内容及作答部分,随后才会将目光转向旁边附有的评分说明。
然后再逐一比对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是否严密合理,并反复确认几次以求不出丝毫差错。
随着审阅时间的增长,这位年轻的皇帝越发深刻体会到了曹鼐他们当年处理近万份应试者文稿时候所经历的辛苦之处——虽然现在只有十分之一的数量需要检查,然而想要从中挑出最佳作品依然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务。
那种面对庞大数据量时产生出的压力感和疲劳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单纯体力劳动所带来的更为沉重。
而这也使得天顺帝心中对于即将来临的选择愈发感到忐忑不安起来。
三天之后,天顺帝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从那幽深昏暗的御书房中艰难地走出来,准确地说,是被几名侍卫小心翼翼地抬了出来。
这三天来,他几乎是昼夜不停地工作,连眼皮都未曾合上过,每一道目光、每思绪都倾注在了手中的三份考卷上。
如今,这三份卷子已经成为了他心中的至宝。
此刻,他正坐在金黄色流苏装饰下的御撵上,咬紧牙关、眉头紧锁,缓缓向着庄严肃穆的金殿进发。
在那里,满朝文武早已齐集一堂,所有人都屏息以待,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静静地等待着皇帝陛下最终下达那个决定性的命令。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凝重的气息,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静止了般。
“先生这段时间肯定急坏了。”
天顺帝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略显疲惫。
尽管自己也已是心力交瘁,但心中却始终牵挂着他所尊重的老臣——那位在他眼中如父如兄般的良师益友。
就在这时,一个细微的不安感悄然涌上心头。
“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天顺帝侧头望向身旁跟随多年的老太监王福海,语气平和中带着几分责备,“何必摆出这般模样!”
老太监王福海微微低头,额头上渗出了细密汗珠,他小声答道:
“启禀陛下,怀来伯自从春闱开始之后,便领着太子离开了京城。”
“离开京城?!”
听到这个消息,天顺帝不由得微微皱眉,心中满是疑惑,“先生这是打算去哪里?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起初,他是先带着太子去了玉泉山,据说是想让太子亲眼看一看玉泉山水秀景美的风光究竟好在哪里。
然后,在那里停留了几天后,又前往了位于郊外的皇家庄园,并在此期间进行了一次小型狩猎活动。
据说此次外出游玩极大地开阔了太子的视野,增长了不少见识。
现如今,恐怕二人应该已经启程前往天津方向了。”
听完这段话,天顺帝原本紧绷着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但他依旧不能完全放下心中的那份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