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子要在秦国办学宫,这个消息甫一传出去,不光秦国,在其他六国也引起极大的争议。
秦国和学宫,两个完全相反,完全不搭的东西竟然有一天能混为一谈。
六国人,特别是那些学子们闻言便是一阵嗤笑,私下里议论纷纷,没有多少好言论,即使嬴子的名声也不能管用。
秦国没有其他思想生存的土壤,秦国的学宫能学什么呢,最主要学的还是法家思想。
然而身处一不小心便会犯法的秦国,那些识字的有谁不学秦法呢,即使不识字的也知道秦法,用得着再劳民伤财的再建一个学宫吗。
有这财宝用来做其他事情不好吗?要知道秦国如今的干旱还没过去呢。
六国的人几乎都觉得嬴月所谓的建秦国学宫,主要还是为了建立属于她的学派,传播属于她的思想。
他们之所以会这么想自然是有原因的,关注嬴子动向的人,都知道嬴月收下了墨家和公输家。
她是钜子也是公输家主,但又不仅仅是钜子和公输家,墨家和公输家心里有他们的目的算计,嬴子同样有。
没看到墨家公输家代表的身份令牌多了一个嬴子象征的玄鸟玉佩。
虽然,嬴月并没有强迫墨家和公输家摘下他们原本的身份象征,但是再他们接受嬴子玄鸟玉佩,接受嬴子为主上的时候,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墨家和公输家都输了,嬴月不偏向他们任何一家,嬴子有嬴家学派。
学派之争便是这样,他们不是墨家和公输家的人,最多背后嘲笑一下,并不觉得有什么,毕竟是他们自已送上门来的,算计别人,那也要承担起被反算计回去的后果。
六国贤才们正等着看热闹呢,却没想到这里还有他们的事。
没错,墨家的两个钜子,邓陵子和相夫子已经出了秦国去六国招揽夫子了。
在嬴月的暗示下,不论能不能成,他们几乎所有学派都找了个遍。
六国的贤才们觉得邓陵子,相夫子也昏了头了,竟然为秦国的连房子都没建好的学宫出来游说,招揽夫子。
更觉得嬴月异想天开。
因为既是为咸阳学宫招收夫子,那么定然是嬴子的意思。
嬴子传播自已思想也就罢了,她竟然还想要仿稷下学宫。
那些贤才们几乎都是婉拒的。
他们承认嬴子在农学上的成就功绩,也承认嬴子的品行,仁爱庶民黔首。
因为在邓陵子和相夫子前来游说的时候,自然也将秦国的治灾与别国的治灾结果让他们看了,同样也知道了嬴子为黔首们做的。
事实结果摆在眼前,秦国受灾的黔首们,确实得到了切切实实的援助,他们之前对嬴月的种种猜测是他们错了,嬴子还是嬴子。
但是不代表他们便盲目的相信嬴子。
至今只出现一个稷下学宫,哪里是一般人能随随便便再建一个媲美稷下学宫的学宫的,特别是还是咸阳。
他们根本不敢相信稷下学宫出现在秦国的样子,各学派在咸阳大肆批判秦国政法?按照秦国的律法,他们三天两头的要去劳役,或者身体已经没有了部位能割了。
秦国的人知道后,也嘀嘀咕咕的,他们同样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们也是以为嬴子要建学宫是为了传播自已的思想,他们是非常赞同的,结果真的想要建第二个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在秦国啊。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嬴月的想法是不能实现的,一部分人在暗处看好戏,一部分人中立的等着结果,一部分人担忧,委婉的劝说嬴月,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全身心相信嬴月可以的。
还有些促狭的竟然就此事来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