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宫殿中,一群少年少女们端坐在自已的位置上,优雅有礼。
然而,他们的眼睛里的激动挡也挡不住。
看着眼前案几上书本,满是惊叹,又喜爱,若非嬴月还在,他们不想要在嬴月面前失礼,早早便拿起来翻看了。
他们努力控制着自已的手,带着渴望的看向嬴月。
关于书籍的事情,嬴月也没有特意隐瞒,也没有特意公布出去,能知道的都知道了。
他们这些都是家族里优秀的下一辈,自是知道一二,他们其实也想要看看嬴子特意制作的书究竟有多么好看。
他们收到嬴子给的请柬,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手感,看到与众不同,他们没有看到过的画,自然欣喜万分,他们将请柬特别珍惜的藏着,还特意命人打一个盒子,用鲁班锁锁上。
就连他们的父母家人也只是送来的时候看一遍,之后轻易他们可不会轻易拿出来让人看。
如今看到眼前同样与众不同是东西,嗯,嬴子是是课本,这课本他们也很喜欢,无论是画还是字,嬴子说是给他们的,他们也要好好珍藏,最好能当传家宝传下去。
嬴月自然也感受到他们渴望的眼神,轻轻笑了笑。
“在上课之前,你们可以先翻一遍课本,看一看,熟悉一下。”
嬴月话音刚落下,他们优雅而不失速度的飞快的将双手放到课本上,然后小心翼翼的翻开课本,虔诚非常。
他们翻开课本,映入眼帘的便是在籀(zhòu)文上多出来的,线条简洁刚劲但他们却完全不知道的文字。
他们未来是要进入官场,辅佐君主的,所以识得七国文字只是基础。
只是,无论他们如何绞尽脑汁的想,他们也想不出来这文字是哪一国的文字。
他们都是聪明人,且都识字,在籀文的引导下,还有特别形象的图画的穿插,他们似乎是有些头脑,似乎是明白这些奇怪的文字是为了什么。
若是他们想的没有错的话,每个奇怪的文字,与他们下面的籀文读法是一样的。
且,那些奇怪的文字按照某种方法组合在一起便是另一个籀文的读音。
例如,q(奇)in(因)组合在一起便是秦。
上面那四个不同方向下的线便是引导他们该用何种语气读,秦,便是“ˊ”。
刚开始还是有几分绕口的,但是跟着籀文,看着有趣的图画,还有各种他们从未见识过的询问的内容,他们觉得很是有趣。
看到案几一旁放着的笔,便拿起来蘸墨汁小心翼翼的写出答案。
他们拿着笔,笔尖触碰到纸上,稍稍动笔,他们便感受到了,笔下的顺畅丝滑,与他们在竹简上写字的感觉不一样,在纸上写字手感更是好,写了几个字他们便熟练起来了。
笔并非蒙恬所造的,而是蒙恬将笔制作的更精致,又因为始皇统一后,将这秦笔称呼统一为笔。
这笔实如今已经有了,且人们时常用这笔写帛书,不过只有在秦国这笔才称之为笔,而在楚国笔称之为聿,吴国称笔为律,燕国称笔为弗。
他们自然是会用笔的,且无论哪个时代对都追求字的美,他们也是写的一手好字,配上更精致的笔,即使不太习惯也不会将字写得的多差。
所以纸的推广最大的障碍,毛笔字根本不存在。
坐在上首的嬴月看他们一个个不用她多教,脸色从疑惑不解到如今似是发现了乐趣,特别认真的在做着书上的趣味题,看他们这流畅书写的样子,定是已经会了。
嬴月站起来,慢悠悠的走着,看着他们的书写的内容。
他们到底是大孩子了,和不喜欢老师看他们写字的小孩不一样,不会用手捂着,当然这墨也不允许他们捂着。
他们感受到嬴月来看,大大方方发摊开让嬴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