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下来的百姓,不得不依靠残存的树根、野菜充饥,甚至有人开始食用洪水冲来的动物尸体,这无疑加剧了疾病的传播。伤寒、痢疾等传染病迅速蔓延开来,即将形成瘟疫。
荆城中设有粥棚八处,每处架锅十口,每锅下米五斤,熬粥一百五十斤。粥棚每日开放,早上四处,晚上四处,一日一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人每次只允许打一碗。
粮仓基本被毁,救援的官兵还在路上。
有民间自发组织的队伍,在废墟中翻找食物,甚至冒险进入洪水退去后的泥潭,寻找可能存在的鱼虾。集中起来一点点少得可怜的食物,尽量分配给老人和孩子。
净岩禅师扔掉了手中的禅杖,开始治病救人。
天玑和尚跑遍荆城内外,搜罗所有能用的草药,架锅熬药。
夜幕降临,筋疲力尽的净岩禅师靠在一块石头上,陷入了深深的思绪中。
“师父,城内又有怨魂夜哭,要不要去超度?”
净岩禅师摇了摇头。
天玑和尚大为意外,惊愕地问,“为什么不去呀,师父?我们这次就是来超度这些鬼魂的。”
“你看看,”净岩禅师指着四周的百姓,“今晚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新添多少鬼魂,渡不完的。”
“地狱不空,誓不轮回。能渡多少是多少,我想去。”
净岩禅师慈祥地望着这个孩子,“错了,痴儿。渡不尽可怜众生,如何能渡空地狱恶鬼?”
天玑的悟性并不差,知道师父在说什么,可他还是想去。
净岩摸了摸他光溜溜的头皮,“也许山中修行,本就是错的。渡尽荆江百鬼,救不了劳苦众生。我一生修行,可能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师父?”
“算了,想去就去吧。为师老了,做不了那么多了。”
天玑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看着天玑单薄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净岩禅师也起身,颤巍巍地来到荆江大堤,看着滚滚江水,沉默不语。
远处的雷鸣不断,闪电划破长空。
百姓想活下来,就这么难吗?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净岩沿着大堤,逐渐离开荆城。他要往更南的地方去,去看看那里的寺庙和百姓。
天玑留在荆城,他境界已高,菩萨境下,可以独自完成超度。
春雨绵绵,加重了当地百姓的苦难。
净岩一路南行,沿途化斋、治病,也会在某个寺庙挂单,宣讲佛经。
人间多有悲欢离合,很难静心修佛。
他突然不在乎了。
有人在他面前杀猪屠狗、污言秽语,他也不在乎了。
有人在他面前打情骂俏、你侬我侬,他也不在乎了。
他只是尽力帮助自己遇到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普通人,甚至会忙得诵念佛经。
因为他发现,修行和修心是两回事。从现在起,他要修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僧衣已经残破,禅杖也不知遗落在何方。但追随他的信众却越来越多,哪怕他已经再三表示不会再次收徒。
他没有要求信众给他供奉,每日依旧亲自化斋。若是有过于奢华的庙宇,他也不愿踏进一步。
“信佛就是修心,不需要香火。”这是他经常对信徒念叨的一句话,用以自省。
喜欢霜华刀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霜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