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跟楚云飞找了一个安静的茶楼,两人相谈甚欢。
楚云飞是黄埔四期毕业,学识自然没得说,赵刚是燕大毕业,又有超前的知识储备,两人从天文地理聊到欧洲各国的陆军,再到国内战争,楚云飞被赵刚渊博的知识给折服了。
“赵兄,云飞想请教你一下,为什么你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歼灭一个鬼子联队?”楚云飞问道。
其实这种问题涉及到赵刚的战术指挥,本不该问,可楚云飞就是忍不住。
赵刚也不吝啬,就将自已三三制战术跟楚云飞简单地说了一下,就开始阐述他对日本这个民族性格的理解,还有对日本鬼子战争中的士兵的性格分析。
赵刚的依据就是前世看过的一本叫《菊花与刀》上的内容。
“恩与报恩。如师徒之恩,父母之恩等,日本人都会很小心翼翼的记录,并做等价回报,此所谓报恩。但有意思的是,该报的不仅仅是恩,还有仇。这和我们以德报怨的美德很不一样,睚眦必报在日本,不能说是被鼓励,但的确是无可厚非的行为。”
“相比于我们所推崇的中庸,韬光养晦,日本的气质更为血性:简单,执著,宁死不屈。”
楚云飞突然顿悟了。
“我终于懂赵兄的意思,意思是我们只有比他们狠,而且还要更狠,比他们更加血性,更加执着,更加宁死不屈,才能让他们害怕,才能在打仗的时候战胜他们?”楚云飞脸上泛起了兴奋地光芒。
“对。”赵刚道,“当然,前提是我们得有足够的实力。比如,独立团如果没有大量的机枪和炮弹,就是再狠,再宁死不屈也会成为鬼子屠杀的对象。”
“听赵兄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楚云飞感叹道,“赵兄既然这么了解鬼子,何不以我们谈话的内容,写一本阐述他们性格的书,好让国人都知道他们的本性呢?”
“。。。。。。”赵刚还真没想到这一处,现在楚云飞这么一说,他倒是觉得不错,“我也在考虑,只是。。。。。。”
“赵兄放心,只要你写完了将书稿交给我,其他的事情不用赵兄出面,我帮你解决。”楚云飞保证道。
他似乎知道赵刚的顾虑。
赵刚喜道,“那就多谢云飞兄了。”
“客气了,赵兄没把我当外人,把自已那么精妙的战术都告诉我,把我楚云飞当兄弟,我为赵兄做这么点又算的了什么。”楚云飞说道。
其实,赵刚给他讲的三三制战术,他一听就觉得太精妙了,这是当下对付鬼子最有效的战术了。
两人一聊就是一个上午。
中午楚云飞宴请赵刚,还是在赵氏酒楼,吃完,两人正在喝茶,突然,赵刚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赵兄认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