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间,侍者已经抬着一张方案进亭,上面的笔墨纸砚应有尽有,只听郭禧笑着道:‘不知哪位后进争先?‘
‘我来!‘
率先走出的不是别人正是蔡邕的弟子,被其誉为奇才的阮瑀。随后便听郭禧笑道:‘不想伯喈高徒头一个出场,看来今日聚会第一非阮奇才莫属,余者皆为陪衬了。‘
这句话虽然有郭禧刺激众学子踊跃的意思在其中,但那句陪衬却也是实情,要知道阮瑀的文名不说天下知,但在颍川那可是赫赫有名的。阮瑀四方揖向众人作礼后走到埃几前向郭禧的方向看去,沉吟片刻,道:“今日各位夫子在场,小子便斗胆献丑了。”
阮瑀提笔前说:“小子此诗,名为无题。”说着提笔盯着蔡侯纸,许是胸有成竹,不假思索,一边念一边写:“
民生受天命,漂若河中尘。虽称百龄寿,孰能应此身。
尤获婴凶祸,流落恒苦辛。
我行自凛秋,季冬乃来归。置酒高堂上,友朋集光辉。
念当复离别,涉路险且夷。思虑益惆怅,泪下沾裳衣。
四皓隐南岳,老莱窜河滨。颜回乐陋巷,许由安贱贫。
伯夷饿首阳,天下归其仁。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
白发随栉堕,未寒思厚衣。四支易懈惓,行步益疏迟。
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自知百年后,堂上生旅葵。
苦雨滋玄冬,引日弥且长。丹墀自歼殆,深树尤沾裳。
客行易感悴,我心摧已伤。登台望江沔,阳侯沛洋洋。
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客子易为戚,感此用哀伤。
揽衣起踯躅,上观心与房。三星守故次,明月未收光。
鸡鸣当何时,朝晨尚未央。还坐长叹息,忧忧安可忘。(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