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论语讲好学 > 第七章 学而不厌享受不断学习的乐趣(第1页)

第七章 学而不厌享受不断学习的乐趣(第1页)

a子曰:“学犹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什么而追不上那样,(追上了)还担心在丢失它。”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学犹不及”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储备技能,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过程。

1.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

【大师的话】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做学问犹如追赶什么一样,生怕赶不上,赶上了,害怕丢掉什么。”

【教子故事】

这天是周末,又可以去奶奶家了,小满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她今天早上起的很早,还换上了漂亮的新裙子。吃过早饭,收拾停当后,就兴高采烈地准备出门了。这时,妈妈走过来说:“小满,你把课本带上,有空复习一下功课。”

“什么,好不容易休息了,怎么还复习啊?”小满心里想着,但是没敢说出来。于是,很不情愿地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书包,跟着爸爸妈妈下楼了,但心情却一直都很不好。到了奶奶家,一进门,奶奶和大姑就迎了出来,“哎呀,我大孙女可来了!”小满随着奶奶热情的呼唤,心情也变得开朗了。喊着“奶奶”“姑姑”,高兴地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进了屋。

今天,奶奶家非常热闹,姑姑、姑父还有小表弟都到齐了。爷爷奶奶也分外高兴。吃过午饭后,妈妈开始叫小满,“小满啊,一会儿爷爷睡午觉,奶奶和姑姑他们玩扑克,咱们到里屋去复习功课。”说着,妈妈拿过了小满的书包就要往里屋走。

“我不么。我也要和奶奶姑姑玩牌!”小满撅着小嘴,不高兴地说。

“那怎么行啊?”妈妈看着小满,平心静气地说,“昨天就因为看电视,没复习。今天又不复习,后天就要考试了,到时候不会怎么办啊?”

“我早就会了,干嘛还老复习啊?”小满仗着爷爷奶奶在,有些肆无忌惮。

“就是,算了,小满妈。”奶奶开始打圆场,“孩子学了一个星期了,也该让她歇歇了。”

还没等小满妈妈解释,姑姑就搭了腔,“哎,我说嫂子,小满学习那么好,你干嘛还老让孩子学啊?看我们小旭,学习还没小满好呢,我都不管他。”说着一回头,哪里还看得见儿子的影子,“瞧,又出去疯跑了。呵呵”

姑姑那满不在乎的样子,让小满妈妈很不舒服,“学习么,就应该认真才行,不然孩子以后没出息怎么办?”妈妈看了一眼小满,“与其以后让孩子为了学习着急,还不如让孩子从小打好基础,踏踏实实地学好。”

“哪有那么严重啊?再说了,小满的学习成绩没得说,准能考第一。”奶奶的夸奖也让小满有点沾沾自喜,“奶奶,你放心,我这么聪明,保证这次考试拿满分!”

“好了,孩子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再说孩子也保证考试没问题,你就让她玩一会儿吧。”奶奶说完就拉着小满坐在了桌子旁。

妈妈只能自己生气,但是也不能发作,索性让小满吃点苦头,于是走到小满面前,说:“好吧,你当着全家人的面保证能考好,那妈妈就不让你学了。妈妈这回要看看,我女儿是不是聪明得不用学就会。”

几天后,考试成绩出来了,不出妈妈所料,由于小满疏于复习,数学和语文都没有像以前一样得满分,小满拿着成绩单低着头走到妈妈面前,“妈妈我错了,我不该不学习。”妈妈看着后悔不已的女儿,语重心长地说,“没关系,这次就当是个教训。今后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学好!”

小满的吹嘘和自大换来的是失败,这也让小满明白了,在学习的道路上,不能骄傲自满,要时时刻刻不断地学习,才会有所成就。

【教子心得】

这句话说明了孔子积极的学习态度,表现出孔子对自己学习知识要求十分强烈,更是他一生勤奋好学、至老不衰的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蔡元培先生对此这样评价说,一个人真正用心做学问,就会像孔子一样,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就好像在追赶什么,总怕追不上,即使赶上又怕自己的速度不够而被甩掉。孔子这种怕被知识丢弃的态度,说明了孔子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还说明了,知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对我们个人而言,总有很多知识是我们还没有掌握的。因此,学习中不应该骄傲自满。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自己。”现在生活中很多孩子由于优越的环境、学识的增多或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很容易表现自负情绪,因此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孩子的这一不良习惯。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有骄傲的资本,即使这个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也不可能把这一事物完全彻底精通,那是因为“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学问和知识都是无穷无尽的,人们在探索和学习中,即使达到了较高境界,但如果因此而停滞不前、骄傲自负,那也必将会被他人赶上和超越。

【亲子小建议】

目中无人,将会使自己和别人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城墙”。骄傲的孩子从来都只会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别人身上的缺点。这些孩子的确有他们的过人之处,他们把自己独锁在“骄傲王国”,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自私,却全然不知。这让父母不禁对他们的未来和发展十分担忧。

那么,当孩子出现骄傲自负情绪时,家长该怎么办呢?

建议一:认识骄傲的危害。

科学家巴夫给青年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切勿让骄傲支配了你们。由于骄傲,你们会在应该统一的场合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

由此可见,盲目自大的孩子视野会变得越来越狭窄,而自以为是的心态,更会严重阻碍孩子前进的脚步。然而很多家长和孩子分不清骄傲与自信的区别,常常会把孩子的骄傲误以为是孩子自信的表现。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骄傲则是由于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的盲目乐观。自信会使孩子乐观上进,而骄傲却会使孩子不思进取。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同时,要杜绝他们骄傲自满情绪的滋长,尤其是当孩子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时,一定要保持好孩子清醒的头脑,以免孩子的私欲膨胀。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家长要告诫孩子“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家长可以利用一些古今中外成功人士成功的故事,让孩子明白知识是永无止境的,而且任何的成绩和成功都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的,并告诉孩子应该在取得卓越的成绩后仍然继续前行。

建议二:全面认识自己。

孩子骄傲自满往往因为自己某方面的特长和优势。为此,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分析他的优势,然后把孩子的特长和优势,放到一个大环境里。比如,一个读小学的孩子在美术方面有特长,得过学校或者区级一些小的奖项,取得了一点小成绩时,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这些奖项比起那些大奖来说都微不足道,而且仅局限在小学生范围内,如果跟那些中学生比起来恐怕还差很远。再有比赛只局限在区里,如果和全市甚至全国的小朋友比,恐怕也有一段距离。这样就能让孩子清楚地明白,自己身上的优势只不过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比起其他孩子来说还差很远,也就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了。不仅如此,这种方法还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孩子会因为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差距而奋发图强,奋起直追,更加发奋的学习。

此外,家长还要时刻观察孩子的情绪,监督和规范孩子的行为,及时纠正孩子的自负情绪,养成孩子谦虚好学的好习惯。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与朋友多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让孩子在交流中发现别人的特长和优势,让孩子明白人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人人都各有所长,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以此改正自己的自负的心态。

建议三:正确面对批评建议。

由于过分放大了自己的优势,孩子就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也因此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别人对他的批评和建议。一听到别人对他的批评或者指出“美中不足”,就会非常气愤,难以接受,甚至觉得别人在嫉妒重伤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