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伎们鱼贯而入,轻盈的舞步如同飘动的彩云,丝竹之声悠悠扬扬,为晚宴增添了几分热闹氛围。
“今日乾元得仙人眷顾,为我大楚立下大功,朕曾允诺,谁能够解开古罗公主设下的难题,便答应他的一个请求。”
晚宴开始没多久,桓帝便率先提起此事。
“乾元对朕说,别无他求,只是想要朕能准许他随时可以去冷宫中探望母妃,一片孝心可嘉!”
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桓帝直接扭曲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众臣听了,也都纷纷附和,开始顺着桓帝的话,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思王的孝心。
这也是桓帝在心里变相的弥补李乾元。
毕竟李乾元这份天大的功劳,最后只换了一个随意进出冷宫的恩准,的确有些轻了。
桓帝自己理亏,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所以特意说出这番话来,表达他对李乾元的赞许,也算是一种奖赏了。
可就在君臣上下氛围一片融洽之时,突然从旁边跑上来一名宫女,直接跪倒在桓帝面前,高声呼喊道:“陛下,奴婢有要事禀报!”
正享受着周围群臣夸赞的李乾元见到这一幕,眉头一跳,这又是唱的哪出儿?
桓帝也是微微皱眉,“什么事?非要现在禀报,不知道这是什么场合吗?”
那宫女被桓帝的气势吓得战战兢兢,但想到自己即将得到的好处,只能逼自己一把,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思王殿下心怀不轨,他借着探望忏妃之名,意图联合宋家旧部谋反!”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吏部尚书苏尚手中的酒杯哐当一声掉到地上,酒水溅湿了衣摆,他却浑然不觉。
宰相王崇古脸上的肌肉不住抽搐,手指颤抖地指着那宫女,“你……你可知诬陷王爷是何罪责?”
桓帝脸色阴沉下来,目光如刀般射向那宫女,“你可有证据?”
宫女忙道:“奴婢亲耳听见思王殿下与忏妃在房间中密谋,只能将事情如实告知陛下,没有收集证据的能力!”
二皇子知道此时该自己出场了,连忙起身。
“父皇,此事万不可轻信这宫女的一面之词,宋家虽然谋逆,但是与大哥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是想自己坐这皇位而已!大哥本来就是太子,说他造反纯粹是无稽之谈!”
看似他是在为李乾元开脱,实则杀人诛心。
宋家谋反就算成功,他宋家人能坐上这皇位吗?
坐不上!
因为大楚是一个很看重血统的地方,皇帝可以换,但是皇族不能换!
不然天下各路势力都有借口讨伐宋家,整个大楚就会四分五裂。
所以就算宋家谋逆,最终也是会挑选一个拥有皇族血脉的人,扶持他当皇帝。
而对于宋家来说最好的人选是谁?当然是李乾元!
身为太子的他,只要桓帝一死,他就能顺理成章且毫无争议的继位!
所以从表面上看,宋家谋逆成功最大的得益者,其实是李乾元!
这宫女只凭她自己的一面之词,没有任何证据,其实根本就扳不倒李乾元。
这点二皇子很清楚,但他需要的只是这样一个引子而已,真正的依仗,不是这宫女,而是宋家!
这根扎在桓帝心里,永远也拔不出来的硬刺!
只要让桓帝将宫女的这番话,与宋家谋逆的事联系起来,那李乾元就算最后因为没有证据,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处罚,但他在桓帝的心里,也已经相当于死了!
果然,听到二皇子的这番话,桓帝的脸色立刻变得阴晴不定。
他眯起眼睛,死死的盯着李乾元,“思王,你可有什么想说的?”
众人目光投向李乾元,只见他神色平静的喝下一杯酒,仿佛根本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
一杯酒下肚,李乾元缓缓起身。
“启禀父皇,儿臣确实想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