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千万别张扬出去。本侯怕消息被敌人利用。”
说完,只见阿仁点了点头,给他打了个手势。
******
随后,杨昭唏嘘地说:
“阿仁啊,本侯知道你的好意。
如今军情紧急,此处离下邳甚远。
来不及禀报父王,只能就地想办法。”
听完杨昭的话,阿仁面露难色,一五一十地说:
“回侯爷,自古以来,遇到大雨。
主将要不一鼓作气继续行军。
要不就地休整,等待后续粮草。
小人知道侯爷体恤士卒之心。
可道路受大雨冲击泥泞不堪。
运粮过来至少要三五天的时间。”
杨昭听了阿仁的话,低下头来,细细思考。
半盏茶后,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阿仁:
“那就地征粮呢?来时,本侯知道离山谷不远处,有座小镇。”
言罢,阿仁苦笑一声:
“侯爷,那是座新建的小镇,名为泰宁镇。
镇上的百姓是被徐州氏族迁移过来的。
您也知道,这些年徐州没少盘剥百姓。
加之有好几年,粮食歉收,怕是。。。。。。”
阿仁的话,给杨昭莫大的启发。
他仔细思考后,做出了决定:
“阿仁,你带一些士兵,打着晋王的旗号,前往泰宁镇征粮。”
话落,阿仁犹豫了一下,低声道:
“侯爷,晋王的旗号虽好,但在这里恐无用
百姓手中的粮草不多,只够自家食用。
如何肯献出来?强征的话,王爷和侯爷的名声。。。。。“
杨昭自信地挥了挥手,言道:
“谁说要强征了,我军花五倍的价格购买粮草。
只要撑过大雨,以我军的精锐,定能消灭敌军。
等氏族大军全灭,他们手中的钱粮任由我等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