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在孩童懵懂的目光中,阿仁和父老乡亲结算了粮钱。
然后把多余的金锭找了个木箱封起来,埋在地下,等来日再取。
做完这些事,阿仁向父老乡亲鞠躬,挥手告别:
“父老乡亲们,保重!”
说完这句,他不舍地转身,和诸位同伴一起,
推着木车朝村外走去。。。。。。
两刻钟后,一行人在镇中心聚齐
阿仁点了点粮车和粮袋的数量,确定无误。
他带着人离开泰宁镇,朝来时的山谷进发。
******
回大营的路上,阿仁小心翼翼,害怕粮草被劫。
他们没有打军队的旗号,而是打着皇家的旗号。
好在徐州境内最大的贼寇正陷在彭城苦战。
氏族的人若要再出价钱,也需时日。
剩下的小毛小贼,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回营的路上,雨渐渐停了,天空中的云雾散开来。
除了道路湿滑,难走一点外,也没太大的事情。
阿仁不敢大意,警惕性地四处张望着,提防意外的事情发生。
*******
两个时辰后,一行人回到山谷。
早有斥候前去禀报前军主将来渊。
来渊得知消息后,忙带人过来接收。
阿仁在大营外等候多时,看到来渊的身影。
他喘了口气,心神松弛下来,抱拳施礼:
“来将军,我等奉将军之命,征粮回来。
一共有两百多辆木车,两千多袋粮食。”
接着,他简略地向来渊叙述征粮的过程,便带人朝中军帐走去。
来渊让手下士兵仔细检查粮食,确认粮食完好,就让士兵们把粮食运往后营。
一盏茶后,中军帐内
阿仁向杨昭仔细汇报了征粮的过程,
又把剩余钱财的去处跟杨昭解释了。
他拱了拱手,恭敬地说:
“将军,你还有何吩咐?”
话落,杨昭欣慰一笑,来到他身旁,拍肩道:
“阿仁,这次干得不错,解决了问题。
日后见到杨管家,我会替你表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