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隶校尉部的大牢阴暗潮湿。
外面嚷嚷声此起彼伏,贾诩不敢出去,他寻得一壶美酒,让人准备些吃的,带着东西走进大牢深处。
再次见到荀彧时,他披头散发,身上穿着囚服,安静的坐在牢房内。
他要了几本古籍以及纸笔,时而看书,时而写字。
除此以外,小桌子上仅有一盏鱼油灯,能为他提供亮光,不至于像其他牢房一样,伸手不见五指。
同样是入死牢,荀彧的条件跟曹操没法比。
贾诩也不敢顶着脑袋,为了给他些便利,就与满堂士大夫作对。
吱呀一声,牢门被打开,荀彧回头看去。
贾诩让狱卒放下东西后退下,凑近了些,在荀彧对面坐下。
“写什么呢?”
“治国论。”
“你都要死了,还写这玩意儿干嘛?”
贾诩撇嘴,荀彧死后,这里面内容再怎么好,都难逃被列为禁书的命运。
荀彧微微一笑,“人这一生,总得留下些什么。”
身处绝境,竟然还能有这么好的心态,贾诩自愧不如。
他也没想到,荀彧为了汉室大局,真的愿意承受万千骂名。
读书人啊,最在乎的就是名声。
“文若,如今你千夫所指,成了乱汉之臣,可曾后悔?”
荀彧坦然回道:“生食汉禄,死为汉臣,身后名无足挂齿,身前事举足轻重。”
贾诩默默为他倒上一杯酒。
荀彧卷起竹简,递到贾诩面前,“天子宏图伟志,二十年后,大汉必将四夷宾服,届时大治天下,在下恶名早已淡去,还望文和能替我转呈陛下或后世之君。”
贾诩无语,刀都要砍脑袋上了,居然还考虑死后二十年的事。
他接过竹简,欲言又止,可他扯开竹简之后,视线一凝。
开篇就金句频出。
“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
“生食汉禄,死为汉臣。”
“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汉、项之存亡,足以观矣。”
再往下,一列列治国之道。
什么亲贤臣远小人,轻徭薄赋,册立军功,善待有功之士……
这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