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重生汉末刘辩上何皇后 > 第74章 战前准备(第2页)

第74章 战前准备(第2页)

大部分人都不用挨冻了,可仍有不少人,连住处都没有。

责任落在刘备的身上,刘备丝毫没有懈怠,刚过完年,就亲自下场,带着无家可归的流民们,在各处搭起草庐。

期间刘辩也不再躲着他,召见了他几次。

目前国库拥有的田产,正在全面铺开。

按照规划,除了弘农郡外,左扶风、右冯翊还有京兆会多置换些地,成为重点发展对象。

手里有地,朝廷对流民的掌控也就更强,大批流民被迁徙到这两个地区,开始重点建设的同时,也在等着春暖花开。

农业钱庄在卢植的操作下开始全面铺开,不过朝廷没那么多现钱借给百姓,对此刘辩专门拉着卢植、荀彧研究讨论过。

农业钱庄推出一款代券,做上防伪手段,再加上官印,代券有二十面额的,有五十面额的,也有一百面额的。

还有更大的面额方便大户持有,防伪技术也更先进,每一张都会记录持有人和来龙去脉。

大面额的交易只能在农业钱庄进行,或者由农业钱庄担保。

另外就是一些零散的小面额,用于找零。

目前最火热的两个面额是二十和五十。

二十面额正好是一个人普通人,一天能赚到的工资。

五十面额正好对应租一亩田的租金。

荀彧举荐蔡邕来做防伪和设计这件事,刘辩琢磨过后同意。

代券开始在农业钱庄运转,朝廷用工,只发代券,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拿着代券到农业钱庄兑换现钱。

老百姓一开始觉得天塌了,但他们尝试了一下,居然真的可以换足额的现钱。

再加上朝廷这段时间积攒的信誉,及刘备、卢植、蔡邕的担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接受。

少数抵触的老百姓,就任由他们去,总有接受的一天。

那如果老百姓刚拿到代券,就直接换现钱,把钱庄换空了呢?

刘辩的处理方式很简单,租田只收代券!不收现钱。

免费施粥,改为超低价代券买粥!

建设好的草庐,超低价代券卖!

还有一系列举措,保证了代券的流通。

只要有流通,再加上只收代券,不怕没人用。

代券风在弘农刮的最响,杨家带头支持,拿了五百万兑换成代券持有在手上,再加上朝廷在这管控力度强,市面上几乎看不到钱的影子。

私下的商贩都开始不收钱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