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则以自1833年以来对群岛的‘公开、持续、实际的拥有、占领和管理’,
以及决心以联合国宪章承认的自决原则运用于福克兰群岛上的居民,宣称对福克兰群岛拥有主权。
两国各执己见,各有各的道理。
196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邀请英阿举行会谈以寻求一个和平解决主权纷争的办法。
这种旷日持久的讨论到1982年2月还在进行。
此后不久阿根廷军政府于1982年4月2日出兵占领福克兰群岛,英阿福克兰群岛战争随之爆发。
也称马岛战争。
战争共持续10个星期,以阿根廷部队在史坦利向英军投降告终,之后英国继续将军队驻扎在岛上。
并且实施军事专区和捕鱼保护区。
尽管以战争方式夺取福克兰群岛主权的办法失败了,但阿根廷政府一直没有放弃对主权的声索。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福克兰群岛海域发现油田的消息传开,阿根廷的反应必定强烈,单一个英国恐怕坚持不住。
但若是再加上一个美国政府就不一样了。
“你提出的合作条件实在太优厚了,我想我没有拒绝的理由。”小布什略一迟疑就愉快的答应了。
作为一个能当选没有总统的人,他当然猜得到卫雄为什么这样做。
世界就是这样。
现在布什家族登上美国政治权力的巅峰,各种经济利益自然会纷沓而至。不过这种事都是相互的。
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布什家族同样需要这些大资本家的支持。
尤其是像卫雄这样的大资本家。
去年卫雄向老布什提供的政治献金,在大选中起到了不小作用。此外,就是纯粹的私人感觉了。
仅以此而言,他也很乐意交卫雄这个朋友。
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
……
芭芭拉的生日派对很热闹,布什家族所有成员和旁支几乎都来了,此外就是一些关系好的朋友。
这些‘朋友’可没有一个简单的。
不是大商人,就政界精英,其中还有几个参议院。这让派对更像是一个布什家族交际圈的交流平台。
以生日为名弄的交流平台。
在西方上流社会混迹了一年多,在场的政商两界精英卫雄大部分都认识,有些关系还不错。
比如霍勒斯?罗伯斯,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成员。
是卫雄在约瑟夫举行的一个晚会上认识的,很普通的一个美国人,说话有西方人特有的幽默。
在认识后卫雄得知,霍勒斯?罗伯斯是美籍英国人。
但并不是出生于英国,而是出生于香港,他的父亲是二战以后英国政府派往香港的高级官员。
他在香港生活了十几年,直到中学时才回到英国。
后来他到美国读大学,由于交往了一个美国女朋友,又在美国找到了自己事业,便在美国定居了。
因为在香港度过了整个童年,所以他对香港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