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差生 by笔迹 > 第470章 且听龙吟1(第2页)

第470章 且听龙吟1(第2页)

网友们都是会整活的,一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紧接着,这段时间尔滨旅游热的后续来了。

为了答谢热情好客的东北老铁,桂省文旅开始放大招,宣布对东三省开启了地毯式水果投喂,首批就调集了三车砂糖橘和八车沃柑,跨越三四千公里的距离,送到尔滨的街头免费发放。后续还调集了十万斤柑橘,此刻正在赶来的路上。另外还有火龙果、百香果、甘蔗、砂糖橘、茉莉花茶、柿饼、冰柿等琳琅满目的桂省特色农产品正在筹备大举北上。

热情的尔滨也不含糊,立马组织了十万盒蔓越莓回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此为契机,各地文旅纷纷发声和尔滨互动,互赠礼物上分:渝市拿出了淡水大龙虾,川省拿出了鱼子酱,湘省拿出了三文鱼和阳光玫瑰葡萄,皖省拿出了法式鹅肝和伏特加,晋省拿出了大闸蟹,甘省拿出了南美对虾,豫省拿出的特产是波斯地毯和人造大钻石……很多土特产竟然连很多本省人都不清楚。

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南北文化交流,这种南北双向奔赴的情谊也是独属于华夏的浪漫,但比起这种浪漫更让人动容的是,大年初七这天,在哈尔滨旅游的南方游客很多都不约而同地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自发地在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门口列成了长龙。

平房区西域大街23号,一座庄严肃穆的建筑静静地矗立着北国的原野大地上,宛如一位沉默的历史守护者,承载着无数沉重的过往,等待着人们去揭开那段不忍直视的伤疤。

陈列馆的整体色调呈现一种凝重的深灰色,仿佛是被岁月染上了悲伤的色彩,又或者是那段黑暗历史所投射出的阴霾笼罩其上。

建筑的线条简洁却不失硬朗,笔直的墙体彰显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肃,像是在以一种冷峻的姿态,抗拒着岁月对那段罪恶记忆的侵蚀。

它的屋顶有着独特的造型,平缓而略微向下倾斜,仿佛是在低头默哀,为那些曾在这里遭受非人折磨的无数冤魂致以沉痛的悼念。屋顶的边缘棱角分明,在阳光下虽会勾勒出淡淡的光影,却丝毫没有削减那扑面而来的沉重感,反而更增添了几分冷峻与威严。

再走近些,便能看到陈列馆坚实而厚重的大门,它犹如一道历史的屏障,将馆内那段充满血腥与罪恶的世界与外面的现实世界分隔开来。

两侧的墙壁上,有着一些简单却寓意深刻的浮雕装饰,那粗糙的纹理刻画着受难者痛苦的神情、挣扎的姿态,虽只是静态的呈现,却仿佛有着让人听见历史悲号的魔力。

这里不是景区,但这些游客千里迢迢来到哈尔滨,却纷纷选择把旅程的最后一站安排在这个陈列馆。

陈列馆前的空地早已经人山人海,但没有喧哗,所有人都保持着安静,有序排队等待进馆。

冬日难得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却驱不散那萦绕在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上空的沉重与肃穆。

夏沫和佘曼曼全家人都过来了。

夏沫这次向斗音平台提前申请了直播,还特意佩戴了头戴式设备。

他还没抵达现场的时候,直播间里就疯狂地涌入了破纪录的七千万网民。平台东三省区域的服务器一瞬间所有的风扇全速暴力运行,试图压制运算核心不断疯狂上升的温度,那种沉闷的响声宛如巨龙咆哮,摄人心魄。

幸亏上次的事件过后,平台确实投入巨资升级了服务器,当强大的备用服务器资源调配过来之后,直播间迅速恢复了流畅。

这是一次奇怪的直播,夏沫没有进行任何讲解,直播间里也没有任何字幕。

队伍旁边有哈尔滨的市民在免费发放热水和祭奠用的菊花,这些有的是市民的个人行为,更多的还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公益活动。很多同胞身处华夏各地,不方便来现场,就转钱给这些组织,让他们代劳买花、买热水,并代为发放。

夏沫二话不说,用眼神示意佘曼曼过去捐钱,自己也主动上前帮忙,在发完了那一车菊花之后,才默默地回到队伍的末尾继续排队。

队伍像一条沉默的长龙,缓缓蜿蜒行进。这应该是除了战争和天灾,华夏人最为团结的一次。

夏沫看到眼前的一幕,禁不住鼻子一酸。他感觉自己似乎不是在排队,而是年轻一代的国人在华夏血脉觉醒之后,用自己的热血之躯开始修筑新的长城。

喜欢差生文具多啊的新书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差生文具多啊的新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