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4点多,王永中就起床了。
4,5个大白馒头就着榨菜填一下肚子。
4点50的头班车,半小时就赶到了襄阳公园。
说起这公园,实在是太有名了。估计除了外滩的那个公园,在魔都的老一辈心中,
坐落于老魔都原法租界的这座公园,地段应该还要超过黄埔区最出名的人民公园。
5点超过点的襄阳公园,已经有不少的老年人在其中各显神通了。
唱歌练嗓的,跳舞拉筋的、各种乐器健身用具五花八门。
公园不大,几步路就到了心乐路的北门附近。
在一片不大的场地中,三三两两身着传统武术练功服的老年人在那里站桩的站桩,打套路的打套路。
还有一个极其强壮敦实的中年黑胖子,在那里撞树。
嘿嘿嘿一下两下,看着这棵一个人都合抱不过来的大树,被这黑胖子撞得浑身颤抖。
撕!王永中倒吸一口凉气,好家伙,不得不说高手在民间啊。
“别看了,没什么大不了的,铁山靠嘛,你掌握了发力诀窍,比他可厉害多了。”
一身白色绸缎云纹暗花的对襟练功服,灰白头发一丝不苟。脸上没有了老花镜的胡教授。
少了一分儒雅的学者气质,多出了些许练武之人的凌厉与自信。
好像医学教授并不能给予这老头什么依仗,而武术才是他最得意的底蕴。
“来吧,我先教你站桩,学好学活站桩后,等以后你彻底控制住你的心意,这些野蛮人喜欢的招数自然而然的就能很快上手。”
“好的师父,我们开始吧。”
胡教授听着脸皮极厚家伙的称呼,也懒得纠正,以后再说吧。
于是老爷俩一个教一个学,有些底子的王永中,对于太极混元桩上手的十分迅速。
“双肩松脱、内卷里合,锁骨下沉,心气与横膈膜向小腹中极穴沉降,以助内部气息团聚,向命门穴冲震,使两臂内侧微微内缠向身体外侧撑住劲,构成内撑外掤、内圆外方、负阴抱阳的太极状。”
老爷子在一边一边讲解一边纠正动作。很快发现王永中已经桩成入定,感叹道这哪里是先天通背拳圣体啊,简直就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武学圣体啊。
可惜了,有个超雄的因素,又是一个虎头少保,甚至开宗立派,让国术再一次伟大。
收拾了心神,老爷子也在边上站起了混元桩。
一呼一吸之间时间慢慢过去,太阳也彻底升了起来。
两人同时收功,活动了一下手脚。
“师父,怎么样?我刚才入定了,好像晕晕乎乎感受到好多东西又好像什么都感受不到。一恍惚就那么长时间了。”
王永中炫耀着和胡教授表功。
“确实不错啊,本来以为要三天才能初步掌握,最少三周熟练了以后才有小概率入定。谁知道你这小子,不得了,不得了啊。好了好了,你打一套你拿手的功夫,我们就结束走人。”
“好的师父,我打一套通背拳,请您老指正。”
说完在开阔点的地方,一套让人眼花缭乱的小练手,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捎音流畅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