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品读周易笔记 > 第7章 周易经营理念(第2页)

第7章 周易经营理念(第2页)

刘永行发现,制药业尽管利润丰厚,但制药业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他通过调查,得到了这样一个数字,即被四川省列为扩张型企业的37家大型企业中有20多家要介入制药行业,况且很多企业在进军制药行业上都比自己有优势。因此,他认为新希望还不具备进入制药行业的优势。因此,刘永行果断地作出决定,调整自己的目标。

当然,若以新希望集团的实力而言,若以刘永行的经营能力而言,如果他当初进军制药行业,相信新希望也能获得成功。但刘永行和新希望追求的是更大的成功和更大的收获。所以为了更大的成功,适时调整自己的创业目标实乃明智之举。

事业要做大,必须兼有胆大与细心两种个性。商业经营中惯有的如履薄冰之感、如临深渊之慎,可经保证在商务活动中不会铸成大错。商界巨人大多是双重性格,兼备粗与细两种优点。胆量大的人,喜欢高瞻远瞩,如果没有心思周密做依托,就派不上什么用场。胆大有魄力是你的气度,可以给他人看;细心周密是你的法宝,只须悄悄的做。

泰:持盈保泰的理性

泰卦讲的是居安思危、持盈保泰的智慧,从商业的角度讲,经营者在大好形势下要居安思危。

泰卦上卦“坤”为地,下卦“乾”为天,地上天下,好像不合理,但实际上却呈现了天地相交,阴阳得以沟通的安泰原理。泰卦卦辞“无平不陂”是说,在大好形势下,仍然存在着矛盾,存在着问题。比如,安稳中透露出危机,优势中潜伏着劣势,高效益下掩盖着亏损。“无往不复”是说,“泰”的状态仅仅是一种暂时的稳定状态,如果因“泰”而放松戒备,就会向它的反面转化。本卦告诫人们:在繁荣畅盛之时,就是警钟大鸣之际,切不可高枕无忧,乐而忘忧。

顺境时头脑更要清醒

泰卦卦辞“无平不陂”讲的很清楚,没有只平坦而不倾斜的;“无往不复”说的也很明白,没有只前往而不返回的。按照事物发展的辩证法,稳定不是绝对的,其中总是潜伏着不稳定的因素,统一中总是包含着矛盾。当企业处于超常规的加速发展阶段的时候,一切的危机都会被速度所掩盖。可是,当进入持续稳定期后,所有的弊端和矛盾马上会一一地暴露出来。因此,企业发展得很顺利时,更要警惕不要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越是在平坦宽阔的大道上开车就越容易出问题。因为道路太平坦,视野太开阔,人的精神就容易麻痹。所以,有经验的设计师在设计高速公路时,都会故意裁直取曲,故意设计一些弯道。企业经营也是这样。管理者因为企业经营太顺利了,就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他的企业离“出事”也就不远了。

1994年,李忠文与哥哥在天津经营鞋业。1996年李忠文打出“百信鞋业”旗号搞起鞋业超市,赚了一大笔钱。李忠文决心将百信鞋业开到全国。从1997年起到2000年,短短的4年时间里,百信鞋业在全国40多个城市开了80家连锁店,旗下拥有了2。8万名员工,总资产达到30多亿元。百信鞋业的单店面积超过1万平米,小的也有1千多平米,显得大气磅礴,气势非凡。这时李忠文成为社会名流,被人誉为“中国鞋王”。过顺的境遇使得李忠文豪气爆棚,他宣称,到2002年百信鞋业要在全国开100家连锁店,5年内跻身世界500强。

李忠文开鞋店采用的是厂家先垫货商家后结款的运作模式。在百信鞋业起步的时候,李忠文的信誉非常好,说好10天给厂家结款就是10天结款,最多不会超过15天。但是随着李忠文的信心爆棚,短时间内一下开出几十家店,而且单店面积越来越大,最大的超过1万平米。这些店铺占压了大量的资金,这使百信鞋业的资金始终处于极度紧缺的状态。

正在这时,百信鞋业一直存在的“偷逃税”事件被揭发出来,成为了压折骆驼腰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由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联合组成的调查组进驻百信东北分公司,被百信鞋业拖欠着上亿元巨额货款的各地供应商闻风而动。李忠文的“百信”帝国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李忠文许下一大堆诺言,开出一大堆空头支票,然后逃之夭夭。2003年5月25日,李忠文因空头支票的事在长沙被警方拘捕。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从不少企业经营者的失利中都能看到“顺境”下的阴影。中国搞市场经济短短的二十几年,曾经涌现过多少风光无限的企业,曾经涌现过多少风光无限的企业英雄,这些企业、这些企业英雄而今安在?

管理者超前的忧患意识

《易经·系辞下传》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治国安邦之策对于企业的管理同样适用。残酷的市场竞争不相信眼泪,也不怜悯弱者。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就是优胜劣汰,强者为王,弱者为寇。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常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看看世界500强,哪个没有经历过危机呢?

“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危机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对危机的存在视而不见。惟有意识到危机的时刻存在,心存忧患意识,才能引发抗击的动力,才能引发责任感。只有时刻置自己于临渊之畔,时刻有如履薄冰之感的人和企业才能在残酷竞争中优先获胜。妄自尊大,过于乐观;反之,悲观消沉,坐以待毙,只能是被淘汰,被赶出市场。

早在1984年,张瑞敏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将76台带有轻微质量问题的电冰箱当众砸毁,使员工产生了一种危机感与责任感,由此创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海尔式产品质量和服务,譬如“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信誉,“真诚到永远”等等。海尔“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的生存理念,更给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这是海尔集团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1995年,小小神童洗衣机在上海卖得火热之际,一位上海客户在触摸洗衣机进水口时,小手指被“毛刺”划伤了。这位用户将此事诉诸媒体,投诉文章的标题仍耐人寻味:“海尔怕什么?”杨绵绵总裁看到这篇报道之后,意识到这个小小的毛刺刺伤的不是用户的手指,而是用户的心。于是此事在海尔内部引起大讨论,《海尔人》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海尔面对国内外强劲的对手,可是从未怕过!那海尔怕什么?我们唯一怕的是我们自己的文化袭击!我们周围有看得见的毛刺,还有我们看不到的毛刺,但最可怕的是我们思想上的毛刺!”在追踪洗衣机毛

刺事件的过程中,海尔得出结论:物质文化有毛刺,是制度文化出现了问题,制度文化的毛病又出现在管理理念上有毛病。“用户永远是对的”,只有在观念上牢牢地树立起这一点,才能彻底消除“毛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海尔集团正是在这种危机意识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轨迹,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张瑞敏说:“我每时每刻都存在危机意识,其强烈的程度远远超过那些批评我和为我担忧的人所提醒的。”

成功的企业,无不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感,也无不是在危机意识下及时发现,解决刚露出地平线的问题。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是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亡。翻开历史长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居安思危是智者的处世态度,也是用变化的观点分析形势。好与坏,顺与逆,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向自己的反面转化。安逸的时候想到将出现的危险,这才是有远见。

否:蛰伏蓄势顺势而为

否卦讲处境不利时的应对智慧。对管理者来说,当企业处于不顺的境况时要蛰伏蓄势,顺势而为。

否卦上乾下坤,表示天地互不交感,万物将闭塞窒息。外卦为阳为刚,内卦为阴为柔,预示阴气充沛而阳气消散,这是外强中干之象。否卦位于泰卦之后,表明亨通顺利不可能是永久不变的,有通的时候,就会有不通的时候。物极必反,通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向反面。

否卦在“否”的最后阶段,即上九爻中强调了“倾否”。“倾否”即是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主动地结束“否”的状态,也是自觉掌握发展规律创造时代的一种行动。“倾否,先否后喜”,说明“否极泰来”,坏事终于转化为好事。短暂的命运,先遇恶运后交好运。恶运快终了,好运岂迢遥。

在蛰伏中等待时机

万事万物,包括人事机缘,都不可能尽享永久亨通,所以当“泰”之后,即是“否”卦之来临了。事物的发展由泰到否,由否到泰,顺逆往来,实际上是在进行调整,人的行为应该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彖辞说:“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内卦阴柔,而外卦阳刚;内卦柔顺,而外卦刚健;内卦为小人,而外卦为君子。小人之道盛长,君子之道消退。”六二爻“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小人当道,君子要懂得避让,不可强出头,不可与小人混在一起,以此获得吉祥。当形势不利时,蛰伏可能是最智慧的选择。人必须在蛰伏中学会忍耐,在忍耐中等待时机,在等待中蓄积力量。

企业经营会受到社会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比如,遇到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中国企业也无法独善其身,这种情况如何经营企业呢?最好是蛰伏,先生存下来,等待环境转好,再图发展。

在杭州“2009浙商投资年会”上,杭州宋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巧灵称,危机中浙商投资要会蛰伏,要打有准备的仗。黄巧灵用生动的比喻描述了危机当下企业应抱有的姿态,“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如果你是一只鹰,也要飞得比鸡低,要会蛰伏;如果你是一艘船,要停泊港湾,寻找另一片艳阳天。”黄巧灵表示,面对危机,浙商中的个别企业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到处投资,结果变成“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不管危不危机,人总是要吃饭的,社会总是要发展的,要学会转‘危’为‘机’。”黄巧灵抒发自身观点,并提出了几点实际操作的建议,企业对于自己的主业,要精耕细作;要“不管风吹雨打,我自信步闲庭”,该考察还是要考察,该做的方案也要做,项目也要签。“准备工作照做,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黄巧灵认为,除此之外,传统产业做好了,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为,“寻找有个性的主题”亦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笑在最后,笑得最好

上九爻“倾否,先否后喜。”时世闭塞不通的局面将要改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起初闭塞不通,后来顺畅通达,大家欢喜高兴。象辞说“否终则倾,何可长也!”闭塞到了极点必然要发生倾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一种局面不会长久持续不发生变化。扭转乾坤否极泰来,苦尽甘来后的喜悦是最扬眉吐气的。

马云说:“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要永不放弃。在过去10年,阿里巴巴至少有1000次差点死掉,但我们从不放弃。只要不放弃,就总会有出路。记住,今天是艰难的,明天更是困难,但后天是美好的。问题是,大多数人将死于明天晚上。继续努力,并确保你能着看到美丽的那天。”不管怎样,我们应自我嘉勉,在困境坚持奋斗,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1998年11月,马化腾和张志东等5人凑了50万元人民币,注册了腾讯。1999年2月,马化腾开始开发OICQ。马化腾说:“创业第一年里,我们一直喂不饱那只小企鹅,赚钱模式看不到。那个时候时间好像过得特别快,稍微一眨眼,一个月就过去了,意味着你又要给员工发钱了。”腾讯在最困难的时候,最怕的是周末。为什么呢?因为公司那时租了一个房子,要交水电费,周末几个创始人肯定要加班的,但是机房要开着并且耗电,夏天有几个月必须要开空调,马化腾最苦恼的是到了周末不知道该怎么办。马化腾想卖掉腾讯,他找到深圳电信数据局谈判,对方准备出60万元,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始终谈不拢,只好告吹。

1999年11月,腾讯账上只有1万多元。马化腾去找联想投资。结果,连报告都没递到副总裁朱立南手上,下面人就说看不太懂,把他打发走了。2000年初,盈科数码和IDG两家投资了腾讯,一共投了220万美元。2001年,纳斯达克已经快崩盘了,IDG开始找下家。新浪、搜狐对腾讯都没看上眼。马化腾回忆说:“谈判卖QQ的时候,我心情非常复杂,一连谈了四家,都没有达到我们预计的底线,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留下QQ自己养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