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形容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 第6章 分清主次将时间用在有价值的地方(第6页)

第6章 分清主次将时间用在有价值的地方(第6页)

(3)弄清楚究竟哪些事务你不必“自己扛”。

既然明白了事必躬亲的弊端,那么下—步你必须明确授权的范围,也就是说究竟哪些事务你不必“自己扛”。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授权的范围肯定会有所不同。但这其中还是有—些规律性的东西。在授权时,下面几个因素值得考虑:

①责任或决策的重要性。一般说来,一项责任或者决策越重要,其利害得失对于团队或整个企业的影响越大,就越不可能被授权给下属。

②任务的复杂性。任务越复杂,管理者本人就越难以获得充分的信息并做出有效的决策。如果复杂的任务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很高,那么与此项工作有关的决策应该授权给掌握必要技术知识的人来做。

③组织文化。如果组织里有这样的传统或者说背景,即管理层对下属十分信任,那么就可能会出现较高程度的授权。如果上级不相信下属的能力,则授权就会变得十分勉强。

④下属的能力或才干。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授权要求下属具备一定的技术和能力。如果下属缺乏某项工作的必要能力,则管理者在授权时就要慎重。

克林将军告诉我们,作为一名伟大的将军,他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有效的分工带来的“简单管理”。“我对很多方面都放任不管。”这就给了他的部下很大的自由空间去决策。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深刻地领悟到此言的含义:授权予下,不仅可以使你从繁忙的工作当中解脱出来,更可以增强下属的工作积极性。这一箭双雕的手段,是每名管理者都应学会使用的。

9.什么事都做不如做好一件事

成语“浅尝辄止”的意思是稍微尝试便停下脚步,比喻不下工夫深入研究。这与时下很多人的心理完全契合,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希望成为生活、工作中的多面手,什么都涉及一点,但是鲜少有深入研究的。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行事,结果往往与初衷背道而驰,在与时间交手的时候,请一定要记住:什么事都做,只能接触到皮毛,而毫无成就可言。

我们可以在开车的时候打电话,看电视的时候剪指甲,也可以在开会的时候思考午休吃什么,回复邮件的时候顺便讨论办公室趣闻……生活中工作中的“一心多用”比比皆是,貌似并没有影响我们什么,但是纽约心理教授乔治·H·诺斯拉普博士却表示:如果我们同一时间段内做几件事,会令我们产生心烦意乱的情绪,因为在一心多用之下,我们很难集中注意力,这样会造成压力的产生。

我们都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

一天猫妈咪带着小猫到河边去钓鱼,看着调皮的儿子在前面走,猫妈咪叫住小猫语重心长地说道:

“猫儿啊,咱们今天一定要努力钓鱼才会有晚餐,你知道吗?”

“我知道啦!妈咪,可是怎么努力啊?”小猫反问猫妈咪。猫妈咪眯起眼笑着说:

“你还这么小,等你再大一些我再教你钓鱼的技艺,今天你只要一心一意地钓鱼就行了,千万不要三心二意。”

小猫咪对三心二意这个词语很是困惑,嘴上却说:“知道啦!”

走到河边,猫妈咪叮嘱小猫:“我们开始钓鱼吧,记住要专心致志啊!”说着便坐下来,开始钓鱼。小猫见状也坐了下来,可是不一会儿心思就不在钓鱼上了。一只蜻蜓飞过湖面,小猫的注意力被蜻蜓吸引;一只蝴蝶飞过湖面,小猫想要去抓蝴蝶;一架飞机在天空划过,小猫站起身来,追着飞机跑了起来……

当太阳西沉之际,猫妈妈看着小猫空空如也的水桶,说:

“跟你说不要三心二意,你桶里什么都没有,晚上咱们吃什么啊?妈妈告诉你,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才会成功!”

故事里的小猫不能专心致志地钓鱼,结果一无所获。生活中的我们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几件急事缠身的时候,总是不能一心一意地,一件事一件事地做,总想一手抓,结果可想而知,必定是一事无成。

法国侦探小说家乔治·西默农是现代高产作家之一,一次一位记者采访他,询问他高产的原因,乔治·西默农是这样回答的:“创作一本小说的时候,我必须做到与世隔绝,做到‘三不’——不看信件、不接电话、不见客人,这样才能全身心地创作,作品才会精彩。”

乔治的成功正是源于只做一件事情,试想如果乔治在创作的时候什么事都会做的话,也许他就不会有精彩的作品。

心理学教授辛迪·勒斯蒂格通过实验发现,同时做很多事,并且做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不断地转换任务会使效率降低将近四成。

很多人把一心多用理解为“勤劳”,“勤劳”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生活里我们应该勤劳多干活,工作中勤劳也会为我们的职场生活创造更多的机会。但是“勤劳”与“一心多用”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迅速且高质量地完成分内工作;而后者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分散注意力去做事。

李珊刚毕业半年时间,在一间外企做行政专员,平时的工作极其琐碎,李珊常常忙得焦头烂额。很多时候李珊到单位之后,便开始一天的工作,通常是查询上司来电,接着是打印邮箱里上司的文件。常常在执行这些事务的时候,上司会给李珊安排临时的工作,像是会计部要这周的出差报销单,营销部要这个月的任务表……这种情况下,李珊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应付上司的临时安排。

往往上司的安排一股脑发给李珊,李珊总想赶快完成,一时也理不出应该先完成哪个,于是东做一下,西做一下。当打印文件的时候觉得制定工作报表更重要,于是回到电脑前制定报表;制定报表的时候,心里又觉得整理会议记录最紧急,于是开始整理开会记录……等到上司来要工作成果的时候,李珊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完成,每样工作都只完成了一小部分。

李珊每天的工作状态都很类似,虽然忙得脚打后脑勺,但毫无效率可言,最关键的是李珊常常感觉自己疲累不堪,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会遭遇李珊的经历,专心做这件事的时候,心里会有一个声音在说:那件事更重要,赶紧去做那件事吧!但是即便是在很多事情都很重要的情况下,我们也不会长出三头六臂去解决一切。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最重要的那件事。

10.有效利用每天的24小时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黄金难买光阴,一世如白驹过隙”,“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生命”……这些警句都是告诫年轻人要珍惜时间。

生命是用时间来计算的,珍爱生命就要珍惜时间,反之,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在工作当中浪费时间,实际也是在浪费生命。

在老板的眼中,时间就是资本,利用好时间,就可获得不断增值的时间效应,而浪费时

间,也是在浪费不断增值、数量可观的时间资本。作为一个职业人士的年轻人,应该好好利用每一分钟的价值。凡是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老板赏识的年轻人,都懂得抓住工作时间的分分秒秒,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同样多的时间内,比别人做更多的事情,做那些分外的事,从而取得更多的业绩,得到升迁。

一个部门经理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时间是挤出来的,你不去挤它就不会出来。时间赋予每个人的都是24小时,你不善于挤,就会跟许多平庸的职业人士一样,忙忙碌碌却又只是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

梦丽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她平均每年负责处理的案件达130宗,而且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飞机上度过的,那么她怎么能有那么多时间来处理如此多的事情呢?其实她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那就是在飞机上给客户们写邮件,经常地与客户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一次,一位同机的旅客跟她攀谈起来:“在机上的近2个小时里,我看到你一直在写邮件,你一定会深受老板器重的。”梦丽笑着说:“我已经是副所长了,我只是不想让时间白白浪费而已。”

成功的年轻职业人士就是这样珍惜每一分钟、有效利用每一分钟的人,他们使每一分钟都具有价值。

我们都知道,麦当劳是享誉世界的快餐品牌,它几乎遍布世界各地。而麦当劳的每一位员工都清楚地知道高效率对他们的重要性。在麦当劳,有着几个金科玉律般的数字,是每一位员工都要认真对待的,那就是:60秒、30分钟、4摄氏度!

60秒是说从顾客付钱到下单,再到顾客拿到食物,整个过程必须在60秒内完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