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三国之风起荆襄 > 第71章 你想想办法我有赏(第2页)

第71章 你想想办法我有赏(第2页)

副将面露难色,犹豫片刻后,小心翼翼地回应:“将军明鉴,西门周遭虽未见敌军踪迹,但远方极有可能埋伏有敌之精锐,正伺机而动,意图阻截我方撤退或求援之路。然而,城内防御已近极限,若无援军及时赶到,破城之祸,恐在旦夕。不过,即便风险重重,多派遣几位勇士,或许能有一两人冲破封锁,成功传递消息。”

见童芝怒气冲冲,副将不敢怠慢,连忙抱拳领命,迅速部署起夜间出城的任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夜幕低垂,建阳城西门外,二十余名斥候,作为童芝军中精锐中的精锐,悄然出城,企图穿越敌境,寻求援军的踪迹。然而,他们的行踪很快便暴露了,遭遇了广陵军的围追堵截。

幸运的是,上天并未完全抛弃他们,经过一番殊死搏斗,终有一人凭借顽强的意志和过人的身手,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向着西方,援军可能的方向,疾驰而去。

而早在五日之前,位于阴陵的周昂,便已得知张固领兵攻打九江的紧急军情。当日,他便召集众人,共同商讨并决定派遣援军前往支援建阳。

次日清晨,一支由两千勇士组成的援军,在周昂的指挥下,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阴陵城,踏上了增援的征途。

然而,周昂未曾料到的是,他的援军刚刚踏上征程,便被黄忠麾下的斥候敏锐地察觉,为后续的战事埋下了新的变数。

经过斥候的严密侦查与沿途监视,敌军的行军路线被详尽地报告回来。黄忠与徐晃依据获取的情报,迅速而果断地选定了伏击位置,并展开策略研讨。徐晃向黄忠提议:“黄将军,我们可将您的三千精兵分列两侧,待敌军踏入伏击区域后,两侧同时发动攻势,以号角声为信号,协同作战。”

“而我,则亲自率领虎贲军从中间实施穿插,将敌军一分为二。随后,再以二百精锐骑兵负责清扫溃逃之敌。主公已有严令,务必确保敌军无一漏网,以免走漏风声。”徐晃压低声音,详细布置着作战计划。

黄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之色,沉声道:“甚好!此役必须速战速决,不能让敌军有任何逃脱的机会。公明,你我分兵行事,务必凯旋而归。”

徐晃郑重地点了点头,两人随即分道扬镳,各自准备,静待建阳援军的到来。

与此同时,丹阳郡的周昕亦派出了两千援军,其动向迅速被蒋钦察觉并上报给了张固。得知此讯,张固当机立断,命令赵云、周泰率六百骑兵与蒋钦共同出击。

骑兵以其迅捷的速度,次日便与蒋钦会合。三人迅速商定战术,决定由周泰、蒋钦带领一千五百水军前往敌军渡江处上游埋伏,而赵云则率骑兵在岸边隐蔽待命,待敌军上岸一半时即刻发起突袭。至于具体的埋伏地点,则是根据斥候的情报以及周泰、蒋钦的丰富经验,共同推算出了可能的渡口位置。

毕竟,渡口不仅具备熟悉的水文条件,也是搜寻船只以渡江的理想之地。非常好推断。

不久,王度,周昕麾下的一员将领,率领丹阳军抵达了渡口。两千人马喧嚣不已,声震四野。经过一番搜寻,丹阳军终于找到了足够的船只以渡江。

然而,这些船只一次仅能承载七百余人。王度遂命令副将率先带领部分人马渡河,自己则留在原地指挥剩余士卒。于是,七百多人纷纷上船,江面上很快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船只。半个时辰过后,首批士卒成功上岸,船只随即掉头返回,迎接后续的丹阳军。赵云亲自率领六百名精锐骑兵,悄无声息地埋伏于河岸边的茂密林间,被层层叠叠的落叶深深掩蔽,周遭唯余一片深沉的静谧。

阳光透过树梢的缝隙,斑驳陆离地映照在战士们紧绷的铠甲之上,反射出寒冷而耀眼的金属光辉。对岸,周昕的援军再度开始登船,正欲缓缓渡过水域,其中已有七百余人踏上了坚实的河岸,而另一部分仍在河水中奋力前行。

恰在此时,上游水面突然泛起汹涌的波澜,蒋钦与周泰统率的一千五百名水军犹如蛟龙破水而出,战船乘风破浪,顺流而下,径直朝着丹阳郡兵的运兵船只猛冲而去。

……

喜欢三国之风起扬州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三国之风起扬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