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pdf > 小针解篇第三三(第2页)

小针解篇第三三(第2页)

“皇上啊,要说穴位啊,那可真不少,咱们就先挑几个重要的说说吧。比如这个合谷穴,就在咱们手背上,第一、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您试试看,用力按一按,是不是有点疼?这个穴位啊,是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能治疗头痛、牙痛、感冒啥的,简直就是咱们的‘止痛神器’!”

黄帝一听,立马伸出手来,照着岐伯说的位置一按,哎哟喂,还真有点疼。不过一想到这穴位能治病,心里就乐开了花。

岐伯接着说:“还有这个足三里穴,在咱们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这个穴位啊,可是咱们身体的‘大补丸’,能健脾和胃、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您要是觉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啥的,针灸这个穴位,保管您胃口大开,吃嘛嘛香!”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说:“这穴位也太神奇了吧!那以后我得好好保养这些穴位才行。”

岐伯点了点头,说:“没错,皇上。还有啊,像内关穴、太冲穴、三阴交这些穴位,也都是咱们针灸时常用的。内关穴在手腕上,能治疗心悸、胸闷啥的;太冲穴在脚上,能疏肝解郁、缓解压力;三阴交在小腿上,能调和气血、美容养颜。这些穴位啊,都是咱们身体的‘宝藏’,得好好利用起来。”

黄帝又向岐伯发问:“岐伯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问号,就是关于针灸这事儿,咱们到底是怎么操作的?还有啊,那个调气,听着就高深莫测,您能给我讲讲不?”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胡子,说道:“黄帝啊黄帝,你这问题问得好,咱们这就来一场针灸与调气的奇幻之旅!”

“首先啊,针灸这事儿,得讲究个团队协作。想象一下,你右手是那英勇的骑士,负责推着针往前冲;左手呢,就是那智慧的向导,稳稳地握着针,引导它进出人体的奇妙世界。这就叫‘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说的就是这持针出入的微妙技巧。”岐伯边说边比划,仿佛真的在指挥一场战斗。

黄帝听得入迷,连忙点头:“原来如此,那调气又是怎么回事呢?听起来就像是给身体做一场心灵按摩?”

岐伯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对头,你这比喻挺到位。调气啊,就像是给身体里的气儿们开个大会,让它们和谐共处,该补的补,该泻的泻。气至而去之者,就是说,当那股神奇的气儿被我们引导到位后,该补的地方咱们就给它加点料,该泻的地方呢,就让它痛痛快快地释放出去。这样一来,身体里的气儿们就平衡了,人也就跟着神清气爽了。”

黄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调气还真是门艺术啊!不过,您说这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这话又该怎么理解呢?”

岐伯拍了拍黄帝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黄帝啊,这调气的关键,就在于一个‘恒’字。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都要保持一颗平静而专注的心。就像炖一锅好汤,火候要稳,心情也要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气调而和,达到针灸的最佳效果。所以啊,‘持心’二字,乃是针灸调气的精髓所在。”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眼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岐伯哈哈一笑,说道:“这话说的是咱们人体啊,就像个大自然的奇妙网络。全身的关节,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交通枢纽,而那三百六十五个交会点,就是络脉们向这些关节输送能量的站点。想象一下,这些络脉就像是勤劳的信使,不停地将气血、营养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让咱们的身体保持活力满满。”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话道:“这么说来,针灸就像是给这些络脉信使们加油打气的过程了?”

岐伯大笑:“正是如此!针灸啊,就像是给身体这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做一次深度保养,让每一个关节、每一条络脉都能畅通无阻,让身体这台大机器运转得更加顺畅。”

说到这里,岐伯突然话锋一转,神秘兮兮地说:“黄帝啊,你知道吗?针灸这门学问啊,可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还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帝好奇地问:“哦?愿闻其详。”

岐伯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你看啊,针灸讲究的是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这就像咱们生活中的道理一样,什么事情都不能太过,要适中。身体里的气儿们也是这样,多了少了都不行,得刚刚好。而且啊,针灸还告诉我们,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地方的病变,往往能反映出全身的问题。这就像咱们的网络世界一样,一个小小的漏洞,就可能引发一场大危机。”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感叹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岐伯,您这一番讲解,让我对针灸有了全新的认识。”

岐伯笑着摆摆手:“黄帝啊,咱们这都是互相学习。记住啊,针灸这门学问啊,得用心去学、去感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它的精髓,成为一位真正的针灸大师。”

黄帝又向岐伯发难,提出了一个超级深奥的问题:“岐伯啊,你说这五脏之气要是在内或者在外绝了,到底是个啥情况啊?我这心里头啊,就跟揣了个十万个为什么似的,非得弄个明白不可!”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陛下,你这是又想考验我呢!”但他面上却是一本正经,开始给黄帝讲解起来:“陛下啊,你问得好啊!咱们先说说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这事儿吧。你想啊,如果一个人五脏六腑里的气都已经快没了,那他的脉象啊,就像是个罢工的工人,根本不到岗。这时候呢,你要是个糊涂医生,还傻乎乎地去扎他外面的穴位,特别是那些阳经上的大穴,想帮他提提阳气。结果呢,阳气一来,里面本就奄奄一息的气儿,直接被榨干了,这人就彻底歇菜了。所以啊,这时候的病人啊,他要是死了,那就是因为没气儿可喘了,整个人跟雕塑似的,一动不动,安静得吓人。”

黄帝一听,眉头紧锁:“这听起来可真是吓人!那要是五脏之气绝于外呢?”

岐伯嘿嘿一笑:“陛下啊,这事儿更逗了!你想啊,如果一个人的五脏之气在外面已经跑光了,脉象呢,也是软绵绵的,跟没吃饭似的。这时候呢,你要是个愣头青医生,还一个劲儿地往他手脚末梢的穴位上扎针,想帮他补补阴气。结果呢,阴气一来,阳气一看,‘哎呀妈呀,家里来强盗了!’吓得赶紧往回跑。这一跑可好,阳气和阴气就在体内打起来了,这人啊,也就一命呜呼了。所以啊,这时候的病人要是死了,那就是因为阴气太旺了,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似的,躁动不安。”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解释得可真是通俗易懂,我这心里头的疑惑啊,算是彻底解开了!”

喜欢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