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施安南在营帐外召集各将领,传达作战计划。
他表情严肃,声音洪亮:“各位将士,此次作战,我们将采取奇袭之策。由刘应遇将军率商洛精兵先行探路,探明路况后,我等大军将在丑时从山寨后侧的隐蔽山径发起进攻。
这一战,关乎地方百姓的安宁,关乎朝廷的威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不得有丝毫懈怠。各兵备道之间要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如有违抗军令者,军法处置!”
将领们纷纷抱拳领命,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但也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在他们心中,洪承畴和施安南都是有勇有谋的将领,跟随他们作战,定能取得胜利。
施安南安排完各将领的任务后,又亲自检查了士兵们的装备和粮草。
他深知,后勤保障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武器是否锋利?箭矢是否充足?粮草是否够量?”
施安南一边检查,一边询问着负责后勤的士兵。他要求士兵们务必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回到营帐后,施安南向洪承畴汇报了部署情况:“大人,各将领已领命而去,士兵们也都做好了准备。只是这天气……”施安南望着帐外肆虐的狂风,面露担忧之色。
洪承畴微微抬头,眼神坚定:“天气虽恶劣,但也可成为我们的掩护。敌军在这样的天气下,防备或许会有所松懈。我们要利用好这一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施安南点头称是:“大人所言极是。只是这狂风可能会影响我军的行军速度,我们是否要提前出发,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洪承畴沉思片刻,摇头道:“不可。提前出发容易暴露目标,增加被敌军发现的风险。我们仍按原计划,在丑时准时出发。让将士们在行军过程中务必小心谨慎,相互照应。”
“遵命,大人。”施安南应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幕愈发深沉。狂风依旧呼啸着,吹得整个营地都在微微颤抖。
洪承畴和施安南在营帐内,静静地等待着出发的时刻。
他们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这场战斗的胜负未知,兴奋的是终于即将迎来与叛军的决战,有机会为百姓除害,为朝廷立功。
终于,丑时将至。洪承畴和施安南走出营帐,集结大军。
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他们在寒风中整齐地排列着,等待着将领们的命令。
洪承畴站在阵前,高声喊道:“将士们,今日便是我们剿灭王二叛军的日子。你们都是我大明的勇士,为了百姓的安宁,为了朝廷的尊严,奋勇向前吧!”
“杀!杀!杀!”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响彻夜空,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随后,刘应遇率领的探路队率先出发,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紧接着,洪承畴和施安南统领着4个兵备道的兵力,犹如暗夜中悄然潜行的猎豹群,借着黯淡的月色,沿着预定的山径,向着王二的山寨悄然进发。
洪承畴身着精良的鱼鳞战甲,甲片在月光下闪烁着幽冷的金属光泽,这战甲不仅能有效抵御刀枪箭矢,且轻便灵活,丝毫不影响他的行动。
他头戴一顶缨盔,红缨随风而动,更添几分威严。
腰间所佩长剑,剑刃锋利无比,乃是名匠精心打造,出鞘之时寒光凛凛,似能饮尽敌血。
一路之上,狂风在他们身后呼啸,仿佛在为他们送行,又仿佛在催促着他们尽快取得胜利。
在行军过程中,士兵们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
他们深知,此刻的任何一点动静,都可能暴露目标,导致奇袭失败。
洪承畴和施安南骑马走在队伍中间,时刻警惕着四周的动静。
“施兄,你看这周围的地形,若敌军在此设伏,我军当如何应对?”洪承畴低声问道。
施安南环顾四周,沉思片刻后道:“大人,若遇伏兵,我军应迅速抢占两侧高地,以弓弩手压制敌军,然后派出步兵冲锋,打乱敌军阵型。”
洪承畴点头赞许:“施兄所言甚是。不过,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陷入敌军的埋伏。让探路队加快速度,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回报。”
“遵命,大人。”施安南应道,随后派人前去传达命令。
而此时的王二山寨,沉浸在一片虚假的静谧之中,寨墙上的守卫正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丝毫未察觉即将降临的危机。
“你说,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咱在这山里窝着,虽说有口饭吃,可天天提心吊胆的。”
一个守卫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满脸尽是倦意,话语中满是对这种动荡生活的深深厌倦。
“哼,别抱怨了。总比在外面被官兵追着打强。大王有他的主意,咱跟着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