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般景象,吴甡的心中愈发坚定了整治的决心。
他开始在地方上召集乡绅与德高望重的老者,共同商讨如何在朝廷赈济物资未到之前,先自行解决一部分百姓的温饱问题。
乡绅们有的慷慨解囊,有的则提出组织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以增加粮食产量。
而对于招安军队,吴甡则是一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首领们约束手下;一面加强地方的治安力量,对那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
在起义军营地中,那位主张“打粮”的孙首领也并非毫无良知之人。
他看到吴甡在地方上的努力,心中也有所触动。他开始尝试着整顿军纪,将一些作恶多端的手下绳之以法。
并且,他还亲自带领士兵们帮助百姓耕种,希望能够以此来弥补之前的过错。
然而,他的这一举动却遭到了部分激进将领的反对,他们认为孙首领这是在向朝廷示弱,是对起义军兄弟的背叛。
于是,营地中又陷入了一场新的权力斗争与理念冲突之中。
朝廷的回复终于姗姗来迟。不出所料,朝廷内部的分歧导致了回复的模棱两可。既没有明确表示会发放大量赈济物资,也没有对惩处违规招安之人给出具体的指示。
这让吴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他深知,自己不能放弃。
他再次上书朝廷,详细地阐述了地方上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言辞恳切,希望能够打动朝廷中的决策者。
与此同时,吴甡加强了对招安军队与百姓之间的调解工作。
他组织了一些文化活动,邀请招安士兵与百姓共同参与,试图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
在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中,吴甡亲自登台演讲,他向士兵们讲述百姓的疾苦,向百姓们解释士兵们的困境,呼吁双方放下仇恨,共同为重建家园而努力。
他的演讲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不少士兵与百姓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然而,尽管吴甡做出了诸多努力,局势的改善却依然十分缓慢。
那些被招安的首领们虽然表面上听从吴甡的劝告,但暗地里却仍在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担心朝廷一旦稳定局势,便会对他们卸磨杀驴。
而百姓们虽然看到了一丝希望,但多年的战乱与掠夺已经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与疑虑。
在这招安的困境之中,吴甡就如同在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孤独而艰难地前行着。
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与挑战,但为了天下的太平,为了百姓的安宁,他必须坚持下去。
哪怕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他就绝不放弃。因为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招安的战斗,更是一场关乎民心向背、关乎国家命运的生死较量。
喜欢明末风云:乱世殇歌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明末风云:乱世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