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希尔曾说过这样的话:“心存疑虑,就会失败;相信胜利,必定成功。相信自己能移山的人,会成就事业;认为自己无能的人,一辈子一事无成。”坚定不移的积极心态是化思考为力量的源泉,是突破自我限制,创造新人生境界的原动力。不要自卑,相信自己,拥有积极的心态,相信,会有更多的机遇垂青于你,从此,为你的人生点亮一盏成功的心灯。
将自卑变为前进的动力
有这样一句话:“天下无人不自卑。无论圣人贤士,富豪王者,抑或贫农寒士,贩夫走卒,在孩提时代的潜意识里,都是充满自卑感的。”但你若想成就大事,就必须战胜自卑感,将自卑变为前进的动力。
自卑的人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低人一等,轻视、怀疑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而这正是成大事者最蔑视的!
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道:“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自卑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之旅正是在不断的超越中战胜自卑而渐入佳境的。但过分持久的自卑感则易损伤心灵,造成心理疾患。
自卑的人之所以自卑,是因为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他们总是特别“善于”发现自己的缺陷、短处和生活中不利于自己的方面,然后把它们拿到放大镜下去看,结果吓坏了自己——自己是如此糟糕,怎么能去和别人相比,和别人竞争呢?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可能遭受的失败所打击(仅仅是“可能”),他们躲避竞争、回避交往,结果失去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
纵观一些仁人志士,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大多是因为抛弃自卑的恶性循环而逐渐建立了自信。
美国国会参议员的爱尔默·托马斯就是一个抛弃自卑而成就一番事业的人。
曾任美国国会参议员的爱尔默·托马斯15岁时常常被忧虑恐惧和一些自我意识所困扰。比起同龄的少年,他不但长得太高,而且瘦得像竹竿。他除了身体比别人高之外,在棒球比赛或赛跑各方面都不如人。同学们常取笑他,还给他取了个“马脸”的外号。托马斯的自我意识极重,从此,他不喜欢见任何人;又因为住在农庄里,离公路很远,也碰不到几个陌生人,所以平常见到的只有父母及兄弟姐妹。
托马斯说:“如果我任凭烦恼与恐惧占据我的心灵,我恐怕一辈子也无法翻身。一天24小时,我随时为自己的身材自怜,别的什么事也不能想,我的尴尬与惧怕实在难以用文字形容。我的母亲了解我的感受。她曾当过学校教师,因此告诉我:‘儿子,你得去接受教育,你的体能状况如此,你只有靠智力谋生。’”
不久发生的几件事帮助他克服了自卑感,给他带来了勇气、希望与自信,改变了他的人生。这些事件的经过如下:
第一件:入学后八周,托马斯通过了一项考试,得到一本三级证书,可以到乡下公立学校授课。虽然证书的有效期只有半年,但这是他有生以来,除了母亲以外第一次有人对他做出肯定。
第二件:一个乡下学校以月薪40美元的工资聘请他去教书,这更证明了别人对他的肯定。
第三件:领到第一张支票后,他就到服装店买了一套合身的服装。
第四件:这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战胜尴尬与自卑的最大胜利。这发生在一年一度的集会上,母亲敦促他参加集会上的演讲比赛。当时对他来说,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连单独跟一个人说话的勇气都没有,更何况面对很多人。但是在母亲的鼓励下,他还是报名了,并且为这次演讲做了精心的准备。为了把演说内容记熟,他对着树木与牛群演练了上百遍。结果大出他本人的预料,他得了第二名,并且赢得了这一年的师范学院奖学金。
后来托马斯在回忆自己的人生历程时,不止一次地说过:“这四件事成为我一生的转折。”
若你正在承受自卑心理的折磨,请好好品味一下上述这些杰出人物的故事吧。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自卑被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后,便成了他们成功做事的本钱。那么,如何克服自卑,进而将自卑变为前进的动力呢?不妨试试下面的做法。
1。正确地认识自卑心理
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做一种有弊无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观绝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不利于消解自卑心理,反而会加重自卑心理。其实,只要克服了心理障碍,自卑就会远离你。
2。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默顿曾提出“预言自动实现”原则,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促使预言实现的倾向。因此,当遇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壮胆,即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有能力干好这件事。”“我一定会成功!”“我有过人之处……”一旦你怀着这样的心理去做事情,就比较容易成功。相反,如果你对自己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诸如“我不如别人”“我干不了”“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就会抑制自信心,从而退缩、逃避,最终难以取得成功。
3。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不妨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长全部列出来,哪怕是很细微的东西也不要忽略。然后再和其他同龄人进行比较。既比优点,也比缺点。与下比,看到自身的价值;跟上比,鞭策自己求进步。这样,就会得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结论。世界上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这个公式,明白了这一点,心理也就趋于平衡。
4。正确地对待挫折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遭受挫折和打击,但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性格外向的人会过后即忘,性格内向的人容易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这时就应当注意凡事不要期望过高,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不要将目标定得太高太死,不然就容易遭受挫折。
只要改变心态,将自卑变为前进的动力,就更容易走向成功。就如幸福是自己的一种感觉,自卑同样如此。人有一万个理由自卑,也有一万个理由自信!这就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秘密。只要你抛弃自卑,就能扇动成功与快乐的翅膀,成为幸福的天使!
超越自卑,完善自我
麦斯威尔·马尔兹医生说过:“世界上至少有95%的人都有自卑感!”这个数字或许会吓你一跳,但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周围的亲朋好友,有几个是真正的不自卑?又有几个不是成天对你倾诉自己的不幸?
自卑和自信在我们心中是同时存在的。自卑是一种病,就像是感冒一样,发作起来会“咳嗽、流鼻涕”,感觉很不舒服;而自信则是在赶走自卑以后挖掘出来的一种力量。我们要感谢上天的恩赐,用更多的精力去超越自卑,完善自我,从而走向成功。
吴士宏在个人传奇《逆风飞扬》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自卑使人犹如驾着一叶小舟孤苦无助地漂浮在漆黑、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自信则如闪烁在前方小岛上的航标灯,带给你希望,召唤你前进。一个人如果自卑,就没有勇气选择奋斗的目标;因为自卑,在事业上就不敢出人头地;因为自卑,就失去战胜困难的毅力;因为自卑,就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卑就是自我埋没、自我葬送、自我扼杀!一个人要想写出瑰丽的人生诗篇,要想为人类作出有益的贡献,就要摆脱自卑的困扰,树立自信的雄心。
1985年,吴士宏怀揣着刚取得的自考英语专科文凭,大胆地来到IBM公司求职。面试时,主考官问:“你知道IBM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吗?”
“很抱歉,我不清楚。”吴士宏实话实说。
“那你怎么知道你有资格来IBM工作?”主考官问。
“您没用过我,又怎能知道我没有资格?”吴士宏反问道。
如此不逊的回答,出乎主考官之所料。主考官精神为之一振,不但没生气,反而激起了更大的兴趣,于是微笑着继续提问。
最后,主考官告诉吴士宏:下周一上班!
吴士宏求职成功,源于两大个性:诚实、自信。而这两点,恰是美国人最欣赏的。
主考官慧眼识英雄,吴士宏以她的业绩作出了奇迹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