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后就叫多多啦,是我们家的猫!”
小猫有了新名字,小弟也有了朝思暮想的小猫。
这一夜“一家三口”皆睡得踏实,到第二天时,小猫已经能伸舌头舔点煮碎的鱼肉和鱼汤吃。
钟春霞来看一眼,放心了。
“知道吃东西就说明能养活,这猫和你家有缘,之前捉了好几只都没养住,其实就是在等它。”
钟涵喜欢小猫喜欢得和什么似的,还专门找出自己去乡里赶集时才会用的宝贝背篓,在里面垫上旧衣服,背着小猫到处走,生怕船上没人的时候它扑腾到水里去,单腿没劲上不来。
翌日。
天光大亮时,白水澳为着近在眼前的飓风,全数动员起来。
里正下了令,今日起片帆不得出海,各家精壮都要出力,互帮互助,拖船上岸,天黑之前,海湾里一艘不留。
“族老们发话,最早今夜就要落雨,都别磨蹭,早点把船安顿好就能早点歇息,晚一步被雨浇了,别怪我没提醒。”
有些话年年说,次次说,但一样米养百样人,一个村澳里照旧什么人都有。
有的勤快,有的懒散,有的麻利,有的拖沓。
一个飓风季,一个收春税,是里正最犯愁的时候,嘴皮子都要磨破。
老头子说完抹把汗,背着手去看汉子们拖船,今天刚开始,后面有的是他要操心的事。
拖船这事,钟洺跑不了,他是精壮里的精壮。
为此早早和钟家的汉子们汇合,先把族里的船全都拖上岸,若是还有余力和时间,再去别家帮忙。
木船可不是小玩意,沉得很,为此拖船有技巧。
前面拉纤绳,后面用力推,齐心协力,跟着号子用劲,最忌大家各干各的,东倒西歪。
只拖上岸也不够,还要往高处挪,不然大风大雨之下,一个浪头二层楼都高,卷上几回木船照旧遭殃。
一艘接一艘,比去海上打桩捕蛰还累。
一上午过去了,搞上来十条船,后面还有十多条。
甭管老少,全都暂时没了力气,死狗一样坐在海滩上,等人来送饭。
中午这顿因为是帮族里各家拖船,吃的也是族里的大锅饭。
粝米混着海货煮成一大锅海鲜粥,唏哩呼噜地灌上一碗,先混个水饱,此外还有一人一份事先蒸好,已放冷的鱼饭。
小子们都能吃,胃口大,一人六条鱼,用的是五层笼屉,不够吃还能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