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新审视你的整体价值观念。哪些价值观念是你最为信奉的,哪些仅仅是你口头上所信奉的?列出你认为那些虚伪的、假的、形式上的价值观念,并且尽力依照自己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行事,不要接受任何人强加于你的道德标准行事。
(5)从现在起开始接受你自己所接受、所选择、别人未必赞许的某些事情。这样,如果父母、上级、邻居、甚至爱人不赞成你的某些行为,你可以认为这是正常的。回想一下前面关于寻求赞许心理的论述。关键在于你要对自己表示赞许;得到他人的赞许是令人愉快,但也是无关紧要的。一旦你不再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许,你也就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受到反对而内疚悔恨了。
(6)客观分析自己行为的各种后果。不要根据直觉来判断生活中的是与非,判断的标准应当是看你的行动是否使自己精神愉快,是否有助于你向前发展。
(7)做一些你知道必然会使自己感到内疚的事情。例如,你刚到一个旅馆,服务员要带你去你的房间。而你只有一件很小的行李,完全可以自己找到房间,你便可以告诉她你并不需要她的帮助。如果这位不受欢迎的小姐仍然坚持要帮你拿行李,你可以指出她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你不会因此而歉意。另外,如果你一直想独自到比如风景名胜的外地度假,你完全可以一个人去渡假一周,而不必顾忌家庭其他成员为使你悔恨而提出的反对意见。这些行为都将帮助你克服自己在各种环境下产生的内疚悔恨情绪。
(8)对于现实生活那些力图使你内疚悔恨、并借此控制你行为的人,应该明确表示自己完全不会因他们对你的失望而感到忧虑不安。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当这些人意识到他们不能迫使你感到悔恨时,他们的行为就会有所转变。一旦你消除了自己的内疚悔恨心理,你就会在情感上再受他人控制或支配。
不纠结的智慧:
其实,每个人的内疚悔恨情绪的产生都涉及你是否关心他人。如果你确实关心某人或某事,那么显示你的关心的方法就是为自己所做的错事感到内疚悔恨,或者对其将来感到关注。这无异于表明,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就必须表现出神经机能性病的症状。
4。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我们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假如真有后悔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一定是最畅销的东西。无数人的经验教训证明,生活在不断涌来的后悔里,是人生最大的失败,也是最悲哀的痛苦。因此,没有什么人愿意生活在后悔之中。
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无忧是天宫里的一个小仙女,她看到人间有很多人因为做了错事,整日以泪洗面,他们常常跪在菩萨面前,真心悔过的情形,便想帮帮他们。
于是,她来到太白金星的宫殿,恳求他炼制后悔药,用来解救世人的苦楚,太白金星有感于她的善良,答应了她的要求,但是条件是在炼制的81天之内,她必须要每天承受天川之水冲刷得痛苦,为了解救世人,无忧答应了要求,每日到天川下躺着,任激流的水从身上冲过。
无忧痛苦地煎熬了81天,她终于拿到了后悔药,便急匆匆地赶往人间去解救那些痛苦中挣扎的人们!
无忧看到一个正在哭泣的小伙子,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是因为没有听父母的话,赌博输光了家产。无忧问他:“你真心后悔吗?”“是啊”,“如果有后悔药的话……”她还没说完,他立刻说“如果有,我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无忧想了想,给了小伙子一粒药丸,就到别处察看了。
后来,无忧又碰到一个中年人,他身边有两个狱卒看守着。“这位大叔犯了什么罪?”“他是个大骗子!”一个狱卒说。“大叔,要是你能回到你还没有骗人的时候……”“我肯定好好学习、工作,决不骗人啦,我保证!”“好吧,就给你一颗能变回以前的药吧。”
……
就这样,无忧用后悔药“帮助”了许多人,帮他们改过,拥有新的面孔。再也不愁眉苦脸的了。无忧看着快乐的人们,心中无比的高兴。然而事情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美好。
有一天,她碰巧经过一个很大的赌场,里面十分吵闹,便走了进去。很多人身旁都放着后悔药。突然听到有一个人喊:“今儿运气不好,吃颗后悔药,打明儿再来。”再一细看,这人正是无忧“帮助”过的那个小伙子!他可真不象话啊。
还有比这更差劲儿的事,有的人等彩票开奖了,吃颗后悔药,回到过去,再去买彩票!
……
过了一段日子,玉帝终于知道了人间的事情,虽然无忧的出发点很好,但是很多人滥用后悔药,做事不再考虑后果,于是命令二郎神收回世间的所有后悔药销毁,并将无忧打入了忧愁谷中,面壁思过,重新修练!
从此,人世间再也没有后悔药了,人们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活,依然有人为自己的错误而后悔,但是已经没有无忧小仙女来送药了!
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让时光倒流,重新改变行动,不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但是,至少在能够预测到的本世纪里,我们做不到。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买后悔药来吃,让自己不会因为过去的错误而后悔,不会那么痛苦。但是,至少在预见到的未来,我们买不到后悔药。
一般情况下,人们产生后悔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做出决定之前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有一定的预知,但由于疏忽大意或盲目乐观,对这种危险的苗头没能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决定人是非常后悔的,因为他已经接近正确的选择,只因一念之差发生了重大遗漏。另一种后悔经常发生在盲目乐观者身上,决定者在制定行动方案时,有意回避不利的信息,对未来的困难、危险及不利条件根本未加考虑,由于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也没有任何有效的应急措施,因此,决定者只有惊恐和本能的防御反应,只能临时利用手头的力量补救一下,但终因补救措施的非系统化、非严密化而收效不大。
有些人经常后悔,而且经常经历相似的后悔,他们的失误往往不是新的失误,而是屡次重复旧的失误。他们的后悔仅仅停留在肤浅的情绪水平,没能深深地触及认知结构,没能很好地剖析失误的原因和吸取发人深省的教训。
如何将后悔转化为深刻的教训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反思后悔的根源,找出造成失误的真正原因。
第二,在陷入极度后悔的状态时,应淡化后悔的情绪色彩,积极采取挽救行动,但不应彻底遗忘后悔的情绪,适当地在心中保留后悔的经验,这样才能对未来的选择很审慎。“健忘”正是屡犯相同错误的根本原因。
第三,在面临与过去相似的选择时,一定要仔细地回忆过去失败的情形,积极地利用过去的经验,从而避免犯相同的错误。
其实,只要我们留心,便不难预见损失。
首先,当选择者搜寻各种可能性,并且仅仅发现了一个可接受的方案时,他就倾向于忽视这一可能性的危险,无暇思索未来的威胁。如果他得不到反对这个唯一方案的任何信息,他就会迅速采纳这个方案。如果这个唯一的方案也很危险,且代价又很大,选择者就会认为自己已山穷水尽,没有选择的余地了,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感觉严重妨碍了选择者的思路,使之被动、草率地应付选择。人们遇到难题向专家咨询时,也会产生一种顺从感或别无选择感。这时,人们非常情愿地听从专家的意见,认为他们的意见是惟一合理的。这种在专家面前的自卑感妨碍了人们的自主性,使人们轻易放弃了其他选择。
其次,选择者尽管已经意识到选择可能带来损失及后悔,但认为损失不会马上出现,他就容易低估损失的严重性。
再次,如果选择者认为自己的决定对自己的名誉和周围人不会造成巨大影响,他就不易预见到后悔。
最后,如果选择者确信自己不会再发现新的信息或新的可能性,他就会默认现实的选择,不再理睬可能出现的后悔。
不纠结的智慧:
高质量的选择是一种情绪中性的耐心选择,它不被有条件冲昏头脑,也不被不利环境所吓倒,它始终怀有希望,又始终不掉以轻心,它要求人们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投入一定的精力,这也是责任感的体现。
5。不要沉湎于过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