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低调做人的智慧 > 第2章 不炫耀少在人前出风头低调是一种品格(第3页)

第2章 不炫耀少在人前出风头低调是一种品格(第3页)

“小心”做事最安全

为什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矫健的身体,卸葬身于车轮之下?为什么盲人很少遭遇车祸?其原因全在“谨慎”二字上。在车水马龙的路上,在危机四伏的大千世界里,盲人走路,心始终专注在自己的脚下,心如明镜,步履踏实,直到安全抵达目的地。司机老远发现用棍探路的人,立马振作精神,放慢车速,时刻准备刹车,如此谨慎,车祸怎能发生。

谨慎,是人最优雅的从容,它给人带来的是福分。堤坝溃蚁穴,君子慎其微。凡事考虑周到点,步子迈得稳当点,不鲁莽冒失,不草率行事,少出差错,少走弯路,循序渐进,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一个固虚荣,妄自尊大的人来说,到处都是陷阱,对于一个不慎重,急功近利的人来说,到处都环绕着暗礁。所以,不管是面临什么情况,在平日就该养成在不了解情况时,绝不草率行事的态度。而且不只是自己抱着这种观念,同时,也要让员工奉行这种谨慎的工作态度。

世界船王包玉刚,是一位以谨慎行事著称的大企业家。起初包玉刚的父亲主张从事房地产生意,可是他认为房地产生意只是收租,而且形势一变,就有可能被没收。而船运业是世界性的业务,资产随时都可以转移到其他国家去。可见,包玉刚选择船运业,是出于谨慎的考虑的。在经营上,不到万不得已,包玉刚绝不搞投机冒险,他稳健务实的作风,使得包氏的资产得以稳定地增长,始终立于不败之地。1955年刚开始从事航运时,国际上普遍实行按船只行程计算租金的单程包租方法。这种办法在世界经济繁荣时期确能获较高的利润。但包玉刚看得比较远,他认为世界市场变化无常,经过一个时期的景气繁荣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萧条和危机。所以他一开始就不采取单程包租办法,坚持以较低的租金去签订长期可靠的合同,把船只交给信誉高、收入可靠的雇主。这样做的结果,使他的船运公司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的考验,保证了利润的稳定增长,最终成为世界船王。

商场如战场,我们要慎重对待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才能少出差错,才能一步一步把事情办好。谨慎是一种大智慧,也是成大事者的必修课。

松下幸之助采用的“尺蠖虫”经营方法,是一种谨慎行事的经营方法。松下说:“尺蠖虫就是前进二寸又退回一寸,这是很值得学习的。赚了三年以后,第四年还想赚,那是尺蠖虫的身体完全伸直,以至无法后退的时候,也就是它面临死亡的时候。死亡好,还是退后一年仍能生存好?当然是现在的损失比较好。紧接着就是第二年再赚,下一半年还要赚,现在就要有这种想法。”

必须指出的是,谨慎必须是不泯灭开拓进取精神,不排斥勇气和果断的治事作风。一味地谨小慎微,无心开拓进取,不敢冒半点风险,优柔寡断,只会损害甚至葬送事业。诸葛亮的谨慎,包玉刚、松下幸之助的谨慎,都是与开拓进取精神、勇敢品格和果断作风统一在一起的。

祸患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事情初期的怠惰和松懈。就好像有人患病,开始病情轻微,便抱着无大碍的心理,结果由于延误了治疗而酿成重病甚至丧身,后悔时已经迟了。一个人如果自以为已达到完美,便要开始走下坡路。企业发展大了,一招不慎,就会满盘皆输。人心不静、追名逐利时,决策非常容易变味、偏向。所以还是要非常努力,非常刻苦,非常谨慎,做好每一件事。

谨慎性格包括慎言、慎谋、慎行。可以说,凡是善于谨言慎行的人,失败对他们是无可奈何的。因为谨言慎行的人大多思想深沉、思维严谨,遇事考虑周到。他们深深地懂得,言语能伤人也能害己,说话如不加小心,一句话出口,很可能会招惹是非,引起争端和麻烦,甚至会殃及性命。这样的例子,古往今来俯拾皆是。很多人经常等到惹出祸端来,才知道悔之不及。

人生的道路,是通过自己每时每日一步步走出来的。只有每时每日都能有所进步,才能在一生中留下光辉的足迹。其中的关键是起步要正确,否则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谨慎可以防止失败,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谨慎从事并不等于不自信和自卑,二者截然不同。从心理学角度看,谨慎从事是指考虑周到,事先想到困难的一面,想到失败的可能,是为了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避免因盲目从事、粗心大意而导致的失败。也就是说对于事情不利的一面,从积极的角度去想,这是谨慎;对于困难和可能的失败,从消极的角度去想,越想越担心害怕,越倾向于逃避退却,这就不是必要的谨慎,而是一种害怕失败的心态。由此可见,谨慎从事与害怕失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自信还是自卑,就在于心态积极还是消极。

做事时,精确与对事情的忠诚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人有做事精确的良好习惯,要远远超过他的聪明和专长。绝对的正确和精细,是做任何事情的重要资本,有了这种资本,自然会受到器重,会得到信任。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把全副心思放在他的事业上,人人都能谨慎小心地做事,那么人们的人格与品质,就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事业也会飞速向前发展。

偶尔暴露下自己的“小毛病”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看到平时高高在上的人的失败、弱点,就解除了对对方的紧张感,就想要接纳对方。

隐“优”暴“缺”,糊涂处世即可成全别人的好胜心,也会让别人更加喜欢你,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点还是很容易实现的,只要偶尔暴露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就行了。

一次,有位记者去采访某个大政治家属下丑闻真相,这位大政治家明白记者的来意后,把兴致勃勃准备开始质问的记者拦住:“时间多的是,慢慢来好了!”然后一屁股重重地坐下。

由于这种态度,首先记者的开场白便被抑制住了。

一会后,咖啡送来了。接着,发生了一些偶发事件。那个政治家看来像是不敢热饮的人,刚喝了一口咖啡便大叫起来:“烫死了!”把杯子都打翻了。

收拾告一段落后,谈了不一会儿的话,政治家又把香烟放颠倒了,就要在滤嘴上点起火来。

“先生,香烟放反了!”由于记者的注意,政治家便慌慌张张,连烟灰缸也碰倒了。

听说只要大喝一声便能令普通的国会议员打哆嚏的这位了不起的大政治家,却让记者意外地看见了这些丑态,因此,不知不觉中,记者的挑战悄绪消灭,甚至对这位大人物感到亲切不已。

其实,这种作法只能说是这个大政治家耍的一个手段,记者只是被假象迷惑了。

人们在看到眼前的威严者的丑态和弱点时,对这个人所抱的紧张感便会消失,相反的还具有接受这人的心理倾向。如果反用这种倾向的话,也可借着故意显露自己的丑态,使对方疏忽,甚也可能将对方拉拢成为自己人。

有一位在一流企业担任要职的领导荣升为经理,在就职的寒暄中宣布道:“我一向对数字感到头痛,所以以后希望大家多多帮忙!”

就这一句话,把为了迎接能干的经理而战战兢兢的属于们的紧张感一扫而空。

但是,后来的情形是这样的,当属下提出书面报告时,他却一眼看出了差错:“这地方数字有错哟!”若无其事地督促其注意。这个指正其实是很细微,而且相当重要,这样继续一段时间的话,便会建立一种评语“这经理明明说他什么都不懂,其实却是相当不含糊呢”。于是短期内属下对他的信赖感也增强了。

为了解除人们的警戒心和紧张感,并拉拢他人到己方来,暴露自己的缺点、弱点,是能发挥相当效果的。

学生对一位新来的老师感到有些好奇和畏惧。因此,这位老师故意在课堂上说:“我的字写得不好看,板书更差,小学时我的书法都不及格,因此我特别害怕在黑板上写字。”以此博得学生一笑,为的是很快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时,他也会说:“如何,我的领带漂亮吗?”学生就会暗暗在心里想:“这老师真有趣,竟注意些小事,可见老师也是凡人。”学生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便产生了亲切感,此后这位老师的教学也变得很顺利。

同样的,在人前演讲,在麦克风前打喷嚏,站不稳,故意表演些小失误,就能缓和原来紧张的气氛,听众们对有头衔的大教授都有戒备心,但是看到小的失误后,心里便会想:“同样都是人,难免做出些不雅的事。”于是一种亲切感就自然产生了。

与有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的人初次见面时的会谈是很困难的,尤其在社会地位有差距时,对方在居下的位置上心中会有胆怯感。此时对方心理上自然筑起一堵防御墙,首先让对方树立“自己不比别人差”的观念,这一点很重要。

华盛顿特区有一位名演员,他是出名的花花公子,一位曾经被他追求过的女性回忆说:“若是他触动了我的母性本能,我就凡心大动。他往往会说:’我真笨,连衬衫都穿不好。”这位男演员就是利用母性本能,博得女人欢心的。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胜心,若要联络感情,应处处重视对方的自尊心,因为要重视对方的自尊心,必须隐藏你自己的好胜心,成全对方的好胜心,这样表面上对方胜利了,实际上却是你胜了。

比如对方与你有同性质的某种特长,对方与你比赛,你必须让他一步,即使对方的技术敌不过你,你也得让对方获得胜利。但是一味退让,便表现不出你的真实本领,也许会使对方误认你的技术不太高明,反而引起无足轻重的心理。

所以你与他比赛的时候,应该施展你的相当本领,先造成一个均势之局,使对方知道你不是一个弱者,进一步再施小技,把他逼得很紧,使他神情紧张,才知道你是个能手,再一步,故意留个破绽,让他突围而出,从劣势转为均势,从均势转为优势,结果把最后的胜利让于对方。对方得到这个胜利,不但费过许多心力而且危而复安,精神一定十分愉快,对你也有敬佩之心。

不过安排破绽,必须十分自然,千万不要让对方明白这是你故意使他胜利,否则便觉得你虚伪。所面临的难题,是起初你还能以理智自持,比赛到后来,感情一时冲动,好胜心勃发,不肯再作让步,也是常有的事。或者在有意无意之间,无论在神情上,在语气上,在举止上,不免流霹出故意让步的意思,那就白费“心眼”了。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小肚鸡肠。相反,有些人真理在握,不吭不响,得理也让人三分,显得绰约柔顺,君子风度。前者,往往是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后者则具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一个活得叽叽喳喳,一个活得自然潇洒。有理,没理,饶人不饶人,一般都是在是非场上、论辩之中。假如是重大的或重要的是非问题,自然应当不失掉原则地论个青红皂白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但日常生活中,也包括工作中,往往为一些非原则问题、鸡毛蒜皮的问题争得不亦乐乎,以至于非得决一雌雄才算罢休。越是这样的人越对甘拜下风的瞧不顺眼。

时下里流行一句话:“玩深沉。”就是讲究隐匿的智慧。其实这种场合玩点深沉正显示了大度绰约的风姿。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而谦下的人,原本就把出人头地看得很淡,更不屑说一点小是小非的争论,根本不值得称雄。你若是有理,却表现得谦逊,往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恰当地“出丑”,会赢得更多朋友

出丑效应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此种现象亦称为仰巴脚效应。

有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把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分别播放给他准备要测试的对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