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初,我回到了我的部队。
沈国华转业了,他终于如愿了。
望着他兴高采烈的背影,我也为他高兴。
他回北京了,他可以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了。
从军十二年,怎么说也说得过去,即对得起祖国,也对得起人民了。
我一回到我的部队,就在我们办公室的楼道里听到一个熟悉的好听的标准的男中音。
那是张杰的声音,他已经是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了。
更让我开心的是,张杰身后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李墨。
李墨已经是张杰手下的宣传干事了。
哈哈,世事难料啊,我们终于又可以低头不见抬头见了。
那时他们宣传科正在做件大事,排一部话剧。
那可不是简单的小品,而是一部真正的话剧,共有四幕之多,讲的是一个飞行员如何克服疾病重返蓝天的故事。
说真的,那话剧写的不错,我们师的业余演出队演的也好,反正当时还很轰动呢。
张杰是个人才,他是一个很特殊的人。
他才多识广,非常有领导和组织才能。
但是,他生错了年代,他千不该万不该在一九六六年的时候十七岁了。
他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会主席,是在中学就入党的共产党党员。
一九六六年,是伟大领袖号召广大人民群众行动起来的,是他号召他的人民开展文化大革命的。
但是,人民群众好像不太好控制,所以当时有很多过激行为,有许多人受到了伤害。
老话说的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当年受伤害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有权有势的人,十年前他们被打倒了,可是十年后他们又起来了。
人也好,组织也好,对过去的错误进行反思好像没有错,但是这个反思的后果有时也是不好控制的。
当时有个清查什么几种人的运动,当年的学生会主席张杰,很自然地成了那个被清查的对象。
虽说后来中央有人说话了,说是对当时的红卫兵要区别对待,对那些不是因为造反而升官的人要区别对待,对那些没有什么什么的人要区别对待。
但是那个一贯充满革命激情的张杰,那个理想主义的张杰还是消失了。
他虽说没有象万世辉当年似的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虽说他用坚强的外表掩盖住了他内心的痛苦,但是他变了。
张杰是造过反,张杰是当过红卫兵头,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拉邦结派,他把自己献给了军队。他能有今天,不是靠造反靠整人,而是靠他自己的努力。
但是当他也要受到审查时,他这么一个人还真是受了刺激。
越是理想主义者,越是思想单纯,越是一个容易受到伤害的人。
他们过分信任一件东西,他们过分投入了一个事业,他们的过分说明他们当时的真心,他们是一群真心真意的人。
此后,他消失了。他甚至没有告诉我们他去哪了。
我后来还是从别的地方知道的,他在宣布他的问题已经查清之后,他在知道他不属于要开除出党的那些人之后,他自己要求去了西藏。
他在那个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了两年,后来他转业了。
他特怪,转业后的他被分到了国务院侨办,那是一个多么轻松的单位,是一个多少人都想去而去不了的单位,可他竟然只呆了两个月。
“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再呆下去我会疯的。我不是那种可以呆在那享福的人,你们给我换个单位吧。”他对军转办的人说,他求人家让他去一个不舒服的地方。
“我们还真没见过你这号人的,这样的单位你还不满意?那你想去哪?”军转办的人很无奈,“哦,对了,中远公司到是想要人,他们那缺政委,是去那种一出去就是一年半载的远洋轮,你愿意吗?”
“我愿意!”
张杰二话没说就去了,他在那些船上一干就是十多年。
对了,我忘了说张杰的爱情了。
这和我们那个小分队长有关,是他给张杰介绍了一个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