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处世的意思是什么 > 第5章 能说会道巧妙赢得他人心(第3页)

第5章 能说会道巧妙赢得他人心(第3页)

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宁戚去见宋桓公。待行过大礼之后,只见宋桓公对其置若罔闻,根本不拿正眼看宁戚,态度非常傲慢。宁戚见此情景,叹了口气,故意说道:“宋国真是危险啊!”

宋桓公惊讶地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宁戚反问道:“你和周公相比,谁会更贤明呢?”

“周公是圣人,我怎么敢和圣人相比!”宋桓公答道。

宁戚于是接着说道:“在周最强盛的时候,周公只要听说有人要见他,即使是正在嚼饭,也会急忙把饭吐出来,去会见客人。即便是这样,他还怕怠慢了客人。可是,大王您呢?宋国现在已经国势危急,国内接连发生杀死国君的事情。大王您的王位并不可靠。就算您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大家恐怕也不愿意到您这儿来,何况您还这样傲慢呢?宋国的处境难道还不危险吗?”

宋桓公羞得满面通红,连忙道歉:“我没有治国经验,请先生不要介意。”

宁戚将周的强盛与宋的衰落,周公的谦逊与宋桓公的傲慢进行了对比,可谓是“绵里藏针”,从而使宋桓公受到强烈的震撼,又达到了春风化雨的境界,使话语达到应有的效果:宋桓公心悦诚服地被感化了。

“绵里藏针”法的运用常常跟喂小孩子吃苦药的道理一样,要用糖衣包着药片,或者就着糖水送服,招术因人而异,窍门却千通百通。

俗话说:是人抵不过三句好话。看来说话也有它独到的技巧,说得好自有其无穷的语言魅力。形容人有三寸不烂之舌,或者巧舌如簧,都是指的说话,但是都有贬义在里面,甚至把死人能说成活的。

有时,人难免因一时糊涂做一些不适当的事。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把握指责别人的分寸。

这种情况下,如果能适当地说几句软话,化解对方的难堪,既能指出对方的错误,又能保留对方的面子,避免破坏交往的气氛和基础,又可以消除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老王到上海出差,在街头小货摊上买了几件衣服,付款时发现刚刚还在身上的几百元外汇券不见了。货摊只有他和姑娘两人,明知与姑娘有关,但他没有抓住把柄。如他贸然提及此事,姑娘会翻脸说他诬陷人。

在这种情况下,老王没有和她来“硬”的,而是压低声音,悄悄地说:“姑娘,我一下子照顾了你五六百元的生意,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你在这个热闹街道摆摊,一个月收入成千上万,我想你绝对看不上那几张外汇券的。再说,你们做生意的,信誉要紧啊!”

老王见姑娘似有所动,又恳求道:“人家托我买东西,好不容易换来一点外汇券,丢了我真没法交待。你就替我仔细找找吧,或许忙乱中混到衣服里去了。我知道,你们个体户还是能体谅人的。”

姑娘终于被说动了,她借坡下驴,在衣服堆里找出了外汇券,不好意思地交给老王。

说“软”话会让对方觉得是在吃糖,心里甜甜的。老王的一番至情至理的说辞,不但使钱失而复得,而且还可能挽救了一个几乎沦为小偷的女青年。

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吃软不吃硬的心态。你很有主见,性格刚烈,说不定对方比你更硬。你如果说了“硬”话,比如以命令的口吻,对方不一定会理睬;你如果来“软”的,对方反倒产生同情心,纵使自己为难,也会顺从你的要求。

将批评夹在赞美中

在你与人交流沟通之中,通常情况下应该用好言相求,对于这种“良言”,也应该裹上“蜜饯”,让对方听着悦耳,在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就范,从而使效果更好。

一对夫妻新搬到一个小镇上,几个月后妻子向邻居埋怨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态度不好,希望邻居能把她的话转告图书管理员。几天后,当这对夫妇再次来到小镇图书馆时,那位管理员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不但语气和蔼,还客客气气地向他们介绍新近的畅销书。于是,妻子兴奋地把这个转变告诉了他的邻居:“您大概已把我埋怨他服务态度不好的话转告给了他?”

“不,”邻居坦然地回答,“希望您不要见怪,我没有跟他说您告诉我的那些话;相反,我对他说,您的丈夫称赞他管理得法,而您也夸奖他选购的新书很有水准。”

这真是要感谢那位理智的邻居,如果他原原本本地转告,结果将会怎样?中国有句古话叫“诚于嘉许,宽于称道”,这就是友善力量的反映。

因每个人都有一种渴望受到尊重的需要,也希望有共同的爱好,如果你能够满足这种需要,就会发展你们之间的关系。

俗语说:“打人一巴掌再给一个甜枣。”虽然不能轻易地“打一巴掌”,但既然“打”了,给与不给“甜枣”效果便大不相同。丢了羊,再补牢这便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当你一时冲动当众责备了你的部下时,不妨一试,相信还是有些效果的。另外,请遵守下面介绍的上司批评部下的几个原则,并随时加以检讨。

(1)只说眼前,不提过去

批评并不是回顾过去,而应该站在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将来如何改进的立场上进行,最重要的是将来,而不是过去。

重视现在,而不是过去。不追究过去,只将现在和将来纳入需要解决的问题,亦即不是责备已成的结果,而是对今后如何做有所“鼓励”,这样的批评法才是理想、得当的说服法。

(2)只论此事,不言其他

如果一次批评许多事情,不仅使内容相互抵消,而且还可能把握不住重点,同时也容易使受到批评的人意志消沉。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面谈时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形,日常的工作场合说话的机会很少,所以便趁面谈的机会把过去的一切全盘托出,这样容易产生对抗的心理。因此为了有效地说服,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形出现。

(3)一对一,莫让他人听到

这是因为批评时若有他人在场,被批评者会有屈辱感,因此心生反抗,只会找理由辩解,而无心自省,也就无法产生效果。因此,不到不得已,不要当众批评部下,除非是与自己有信赖关系的部下。

(4)别用批评来发泄心中的不快

所谓的“批评时不可加入感情”,意思是说责备别人时要公事公办,不要混杂私人的不快感情,而是进行冷静的批评。可是,批评是人的感情行为,不可能脱离感情,那种如同戴面具的批评是令人生厌和有违自然的。因此,如何正确地表现感情就成为批评重要的一环。换句话说,透过批评表现出自己的感情打动下属的心,才是有成效的批评说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