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找他他就推给他舅舅,反正这都是大海的意思。
大海说,如果儒家的书籍第一个大面积出现在大汉国,那将会是百家的灾难。
以及助力董仲舒推广自己的儒学。
所以刘大海一直在等待白老他们把那本劝农书先写出来。
大面积流传大汉国的第一本书籍,必须是与农相关的书籍。
这也是刘彻愿意看见的。
刘彻对皇权有着极其强烈的掌控欲,他不愿意看到有任何东西可以凌驾于皇权之上。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之说,他自然是不喜的。
如今白老他们一群人,亲身见证了刘氏庄园那些新品种的生长。
对他们有了一个充分的认知。
而这劝农书自然应运而生。
劝农书上包含着大汉国目前基本所有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还包括对各种工具的使用以及各种经得起考究的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方法。
这是一本大白话书籍,而不是像那些四书五经一般,非读书人基本看不懂。
只要农人识字,就可以看懂这本劝农书。
虽然普通百姓的识字率是一个大问题,但他们农家子弟中识字的农人并不少。
所以最终还是要依靠那些识字的农家子弟来传播这本劝农书的知识。
白老等人一致同意把这本劝农书的命名权交给了刘大海。
几番推攘之后,刘大海同意了,他决定给此书命名为《农学百科全书》。
白老等人也很喜欢这个名字。
于是大汉国第一本治农书籍诞生了。
书籍上包含编纂人员,自然是白老一群人。
同样,还有赞助者:刘彻、曹襄、刘大海。
本来曹襄还打算把自己亚父带上,但卫青拒绝了。
他说此事他卫青不能参与。
印刷书籍的钱财同样来自于刘彻、刘大海和曹襄。
当然,刘彻的那份也由曹襄出。
第一批《农学百科全书》印刷出来之后,白老等一群老人小心翼翼的翻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