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刘山又继续道:
“实话说了吧,俺们几个也是想着报答你之前的救命之恩。
都是平头百姓,又没什么本事,能拿出手的也就这膀子力气。
先前不好意思明说,这才随便找个借口来帮你盖房。”
翠婶见刘山把话说开了,也赶忙补充道:
“俗话说知恩图报,俺们都是平头百姓,能想到的报恩法子,也就是帮你出点力气。
为了报答你救我闺女还有帮着除虎患的恩,俺们帮你盖房来报答你,不过分吧?”
此时姜元衡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几位突然这么热情,是为了打虎救女这事啊。
“翠婶、刘山叔,大家可不能这么想。
姜郎捕虎,多半也是为了自家的事。
这恩就不用报了,若是大家心里过意不去,姜郎可以雇大家来盖房。
这样也不至于让大家因为惦记打虎的事,白白出力。
否则我和姜郎问心有愧。”
此话一出,几人也顿时陷入沉默。
如今这世道,都是自顾自。
这救命之恩不报,又难以安心。
但要是通过受雇的方式报恩,又不好意思……
经过姜元衡夫妻俩夫唱妇随一通配合,最终翠婶他们也只好答应下来。
同时心中也暗暗决定,今后一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干干脆脆的报答这份恩情。
说干就干。
经过前几天的积累,姜元衡盖房所需的建材也基本到位。
在观察了几天之后,姜元衡又自制了瓦刀、手动搅拌机等工具来加快建房进度。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大越朝没有的建筑理念。
参与盖房的几家村民,更是对姜元衡的奇思妙想,佩服的五体投地。
“元衡哥,从第一天开始,你就总是捣鼓这竹条。
这玩意没有木头粗,不如青砖硬,用来做骨真的可以吗?”
看着姜元衡抗来的一捆削得整整齐齐、长短不一的竹条,刘二好奇心大起。
“你元衡哥什么时候做过没用的事?”
姜元衡见旁边几个帮忙的村民也投来询问的目光,把竹条放好,高声道:
“我设计的建造方法,叫砖混结构。”
指了指不远处正在搅拌的黏土、白灰、碎石、沙混合物,姜元衡继续道:
“简单来说,这些混在一起的叫混凝土,我以青砖做墙,混凝土为梁为柱。
这样的结构比单独堆砌青砖上边搭木梁,更加稳定耐用。
这竹条就是混凝土里的骨架,代替目前我还没研究出来的钢筋,用来加强混凝土的韧性和强度。”
看了眼听的云里雾里的刘二,姜元衡苦笑摇摇头。
“总之就是比现有的盖房方法好就行,尤其是房顶,我还能让它不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