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八,深夜。
大明门东侧的礼部衙门,灯火通明,吵吵嚷嚷。
衙门庭院内。
负责郊祀祭品、官员宴席的光禄寺署正们、负责郊祀礼乐的太常寺寺丞、负责御前护卫和仪仗的锦衣卫千户们,还有礼部仪制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们。
来回踱步,讨论着郊祀时,有小万历该如何安排,没有小万历又该如何安排。
部堂前厅内。
礼部尚书马自强、礼部左侍郎汪镗、右侍郎林士章,忙得焦头烂额。
边翻礼书。
边讨论着小万历没有出现的备选方案。
不同于一般的礼仪活动,可推迟,皇帝可不亲至。
冬至郊祀乃是大明今年最重要之事。
若小万历因病未能去。
车马仪仗、礼乐礼器、膳食标准、祭词、祝词等都需要修改。
此等大礼祭,还不能乱改。
要有经籍之言、祖宗之制支撑,事事都要有典。
郊祀时,桌子上摆放的祭品,那都是大有讲究,都道出一大套祭祀之礼的。
毫不夸张的讲,祭祀时迈错一条腿,那都是大罪。
此刻的马自强,已想提前致仕。
他今年九月底被擢升为礼部尚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冬至郊祀。
本来朝堂没有一人比他更适合,然当下却出了此等意外。
莫说是他。
三位阁老齐在,都没法将小万历缺席的郊祀之礼做周全。
一旦出错,马自强就会被一众言官弹劾。
那些混不吝可不管这些,礼数有失,就是天大的罪过。
受累的还有礼部左侍郎汪镗、右侍郎林士章,二人都恨不得也生一场大病,待冬至后再痊愈。
这个差事太难做了!
就在这时,沈念来到了礼部衙门。
因马自强兼管翰林院,沈念就像进入自家衙门一样,直接走到了前厅。
门口的书吏连忙朝着马自强禀报。
“部堂大人,沈检讨来衙,称有要事禀报!”
马自强一扭脸,便看到了门口站着的一脸笑容的沈念。
“子珩,当下什么事情都没有郊祀大典重要,既然来了,便一起熬夜吧,老夫正缺个记录典制的帮手。”
沈念快步走进衙门。
“下官沈念,参见马部堂,参见汪侍郎、林侍郎!”沈念拱手道。
三人都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