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7日
天气非常的炎热,热到想让人呕吐。
徐林带着自已的“钢枪”,踏上了足以改变数以万计人命运的战场。
校门外,挤满了学生家长和老师。还有维持现场秩序的警察。
高考,是普通人逆天改命为数不多的机会。
这也是不管怎样,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习,希望考个好大学的原因。
尤其是一些农村家庭,他们会用所有的心血去供养家里唯一的学生,希望他们可以脱离这片贫瘠的土地。
徐建国和李丽珍原本也想陪着儿子高考,就像是江文陪着他艺考那样。
不过被徐林拒绝了,与其让他俩在外面等着,被烈阳暴晒,还不如到时候打电话去问成绩,看看自已儿子是不是高考状元。
随便找了个怕两人中暑会让他分心的借口,就打消了两人来的念头。
他们两个是了解自已儿子的学习能力的,对高考这件事看的也没有其他家长那么上心。
没人能认出徐林,比起他拍电影时候的秃头,时隔半年他又把自已的长发养了回来。
与电影里的形象简直是天差地别。
第一场考试是语文,对他来说一点压力都没有,看一眼题,答案自动生成在脑子里,比搜索还快,搜索还要打字,他只用想。
语文试卷最难的地方不是阅读理解,而是作文,徐林思考了良久才想到符合作文题目《心灵的选择》这个标题的范文。
在监考老师诧异的目光下,徐林只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答题,这还是他检查了两遍的结果。
还剩下的一个半小时,果断趴桌子睡觉。
监考老师看到这一幕也不意外,他就是本市的教师,早已经听说过徐林天才少年的大名。
他走到徐林的位置,开始看起他的答题卡。
徐林不说写的一手好字,但也称得上大气,让人一看就很舒服。
对着自已手里的卷子一道道题看过去,卷子上写的密密麻麻标准答案,就像是抄上去似的。
徐林一觉睡到上午考试结束,在外面吃了顿麻辣烫,就回到考场,等着下午的数学考试。
简单,实在是太简单了,脑子的运行已经跟得上存储的徐林表示这些题他都不想思考了。
有些题一眼就能看出答案还要写演算过程未免有点太浪费时间了。
他奋笔疾书,一点停顿都没有,他理解了我能考一百分,是因为卷子只有一百分。
他也踏入了天才的门槛。
他奋笔疾书的声音,也给在场的考生莫大的压力,这个逼人写字的声音就没停过,格外的连贯。
他不需要思考的么?
监考老师一脸渴望的看着他,为什么这么好的学生就不能是我们班上的呢?
徐林做完了所有的题目看了一眼时间,比语文完成的还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