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许靖姚一开始只是怀疑胡人购粮有图谋不轨之心。
现在看见他们的所作所为后,已经可以断定,只要恙桑人将他们需要的粮食购齐之后,就会掀起战火。
阳山镇的整体风气不错,许家村虽然不富裕,但除了像许铁树这种特殊家庭,大多人家淡茶粗饭也能勉强吃饱。
根据这些来判断,许靖姚原以为当下应该是个太平盛世。
如今看来,只怕是个假象。
这个国家或许是太平的时间久了些,从上到下都丧失了警惕之心。
以为和胡人签了和平条约,胡人就永远不会侵犯大丰。
至于该怎么阻止胡人购粮,许靖姚决定先等米粮铺的王掌柜回来问问情况再决定。
现在这个点私塾该下课了,她准备过去堵人。
许安就读的私塾是二十五年前创办的,创办人是镇上的第一富户乔家,名字就叫乔家私塾。
十五年前乔家有个子弟出息了,成了两榜进士。
随着那位的官越做越大,乔家水涨船高,生意也越做越大,六年前举家搬到省城去了。(本书设定没有商户不能科举的规定。)
乔家离开之时,将私塾托给本地的几个士绅一起管理,周家就是其中之一。
许靖姚过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几个十岁左右岁的小童,将一个更小的孩子堵在外面的小树林里揍。
旁边还有两个双手环抱于胸,懒洋洋的靠在树干上看热闹的少年。
这两人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身上穿的都是私塾统一发放的儒服。
一个身材胖瘦适中,相貌也不错。
唯独小小年纪,眉宇间却凝着一股阴狠之气,让人看着不怎么舒服。
另一个则圆头圆脑圆身,整一个圆滚滚。
“小子们,用力揍,只有将那小崽子彻底打服打怕,以后你们让他往东,他才不敢往西,课堂上也不敢再抢你们的风头。”
胖瘦适中的那个少年看热闹不嫌事大,一个劲的在旁边煽风点火。
“周显,杨文,你们在干什么?”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带着怒气的声音在他们身后响了起来。
几个打人的小孩听到声音,回头一看发现站在那里是高级班的肖夫子,顿时吓得做鸟兽散。
“夫子,你可别冤枉人,我们就是路过此地看见有热闹,就多逗留了片刻,其他事和我可没半点关系。”
胖瘦适中的少年,也就是周显张开手伸了个懒腰,一脸漫不经心地道。
“周显,你别太过了,这个私塾叫乔家私塾,而不是你周家私塾。”肖夫子看着散漫中带着明显挑衅的周显,沉下脸警告。
话毕,走过去将被揍得鼻青眼肿,躺在地上的抽噎的小童扶了起来。
小童年方八岁,初级启蒙班的学生,姓许,名宵。
不过并不是许家村的人,而是镇上一个寡妇的儿子,母亲开了个豆腐店。
人长得清清秀秀,学习成绩不错。
入学刚刚两年,就比许多上了三年学的学生成绩还好。
加上家里只有个寡母,很是受镇上几个大户人家孩子的排挤。
“夫子,你这话什么意思?我干什么了?我动手打人了吗?
我这人就是爱看热闹,看了几个小崽子在这打架就过来瞄了一眼,应该不违反私塾的纪律吧?
倒是夫子你,开口闭口就周家怎么着,怎么,你对我们周家有很大意见吗?”
周显眯起眼看着夫子,眼中的恶意怎么压都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