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那些往事并不如烟的句子 > 第129章 年10月16日 台北国防部情报局局长室(第2页)

第129章 年10月16日 台北国防部情报局局长室(第2页)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把目标锁定在人和试验场这两处关键。所谓人,指的是项目的主要科学家,这些人有一多半是留洋的专家博士,五十年代陆续返回北京,都在中国科学院的各研究所或者着名高校工作,后来转入中共国防部所属的研究院。他们的家多半安在北京西面一个叫中关村的地方,自己长期在西北荒原上搞研发,此次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共定会论功行赏,接他们回北京与家人团聚。居民区安保设施薄弱,如果我们选准关键目标予以突袭或绑架,一定会造成核子工程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并对项目其他参与人员形成内心强烈的震慑,从而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工作进展。局长,这是从国外留学后返回大陆的一部分核物理学家和导弹专家名单,有理由相信,他们应该都参加了中共的核武器工程。”

叶翔拿过郭处长递过的名单轻声念出声音:

“核物理学家:于敏、王淦昌、钱三强、邓稼先、彭桓武、程开甲;材料专家:姚桐斌、陈能宽;火箭和导弹专家:钱学森、黄纬禄、屠守锷、任新民;气象专家:赵九章…。唉,这些人多半是留洋博士,最终都投了共,教训惨痛啊!有他们的详细住址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处长为难地说:“还没有掌握,中共一定会把这项计划列为顶级机密。据研判,即使他们参与核武器工程研制,也多半都会使用化名。”他很快又补充道:“不过,我们掌握了其中一些人在国外留学时的照片,按照片辨认,应该能跟踪出家庭住址。”

叶翔之又说:“你继续说另一个关键。”

郭处长接着说:“至于其二,我建议选择核试验场。那里远在西部的戈壁荒滩,各种实验器材和人员密集,如果能突袭成功,定能事半功倍,一举捣毁中共的试验基地。有人可能觉得核试验基地一定戒备森严,易守难攻,我倒觉得,那里四周大都是无人区,警备主要是防止外人误入,没有什么重武器,而且他们万万想不到会神兵天降。只需要一支精锐的突击队,携带美式精锐武器进行突防,一定能出奇制胜。”

叶翔频频点头:“想法大胆,有创意,也有实施的基础。我去参加了神斧一期学员的结业式,深受感动和震撼,我相信他们有这个能力。”

情报处长幽幽说了句:“想法倒是很大胆,可是郭兄如何把突击队运送到核基地上空呢?U-2能把照片拍回来,那是因为它是目前世界上飞得最高、最远的高空侦察机,即便如此,还让对手打下来两架。运送突击队及其装备,只能使用运输机或P-2v,从台湾出发直达西北,先不说油量够不够飞回来,你又如何躲开共军的萨姆导弹呢?何况,共军的地空导弹部队装备了多少?部署在什么位置?我们一无所知啊!”

郭处长显然有所准备,他从资料中找出一张大幅照片:“你们看,这是高空侦察机拍回的照片,这里属于青海省藏区,张掖以南,西宁以东的一片草原。U-2飞机拍到这里突然建了一片工厂,据研读,建设区域分为两片,有发电厂和一些其它建筑,周围还新修了道路,甚至有一条专用铁路。请看:这边是建好的电厂,这边放大后勉强可以看到有许多小黑点和线条,应该是驻军搭建的帐篷和新修的道路,科研人员还有研究器材、资料、试验仪器应该都在这个区域里。这里有一条黑线,应该是专用铁路,这几条浅色的应该是新修的道路。那么问题来了,中共为什么在这么荒凉偏远而又缺水缺电的地方大兴土木,甚至不惜花巨资专门建条铁路专线并建个电厂呢?答案就是该项工程极为机密且危险,必须远离城市,而这一大片草原便是天然的试验场所。据美国中情局的照片判读专家分析判断,这片区域极有可能就是中共的核基地所在。”

他用手指指向照片外面:“如果队伍在张掖附近人烟稀少之处集结,在夜间接受空投补给,然后由潜伏人员指示目标,化装成解放军,就有可能混入基地,一举捣毁它。哪怕只有两名队员冲进去,只需几颗燃烧弹,借助风势便是火烧连营。至于空投嘛,以前有过先例,有一定把握。50年代我们就曾经多次给四川藏族聚居区黑水的反叛力量以及青、康、藏地区空投过人员和武器。”

在场的几个人一时都没吱声,这没法表示意见:赞成吧,这个计划太过异想天开,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反对吧,自己又提不出更可行的方案;而且他们同时都想到一个问题:郭处长压根没提突击队员怎么撤出。

叶翔回头问一处处长:“你们布建处在兰州、西宁一带有多少可以使用的熟悉当地情况的潜伏人员?”

布建处长为难地摇摇头:“局长,您知道,西北过去是军阀马步芳、马鸿逵的地盘,又相对落后荒凉,军统很难布置长期的潜伏人员;有几个经过这么多年早就失去联系了,恐怕早已被共军查获了。二十年前,陈明远当西北区区长和兰州训练班主任时,倒是培训了大批人员,可那都是为了对付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

叶翔摆摆手:“好了,不用说那么远了。就按照郭处长设计的两套方案做准备,抓紧细化,明确突袭目标,从香港分散化装潜入,身份掩护由香港站负责设计。行动处牵头,尽快形成完整的实施方案,三天内交我,上报安全会议批准后,争取早日进入实施。”

情报处处长又插了句:“局长,我有个想法。11月2日,中共外贸部将在广州举办秋季出口商品交易会,到时将有上万名海内外客商前往广州参会。我觉得这是个契机,可以让神斧行动人员做好身份掩护以客商的身份从香港分别入境,抵达广州后再借用其它身份,分头抵达方案实施地点。那么多海内外客商云集广州,共党的安保力量再严密,一定想不到我们另有所指。”

郭处长赞同道:“还可以命令香港站派员在广交会上制造混乱,让共党顾此失彼!”

叶翔大喜赞道:“好!这个契机好!你们看,这就叫做困难没有办法多,大家分头准备吧。”

五天后,“神斧行动”实施方案得到“安全会议”批准。

喜欢那些往事并不如烟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