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并不如烟是什么意思 > 第2章 年1月1日上午 广东宝安 罗湖口岸检查站(第1页)

第2章 年1月1日上午 广东宝安 罗湖口岸检查站(第1页)

第二章

1963年1月1日上午

广东宝安罗湖口岸检查站

一座锈色斑驳的大铁桥,上方有一个硕大的雨棚,桥上有两条笔直的铁轨,桥的中间用油漆画着一条粗粗的白线,两边面对面默然肃立着两个人。一边是戴着大檐帽穿着淡绿色制服的港英警察,另一边是胸前挎着冲锋枪的解放军边防战士。

他们身后各有一名腰配手枪的港英督察和解放军军官在不时走动着,用警惕的目光不断打量着携带大包小包步履匆匆正准备过境的人们,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站在分界线的港方一侧向大陆方向张望,透过天棚可以看到一座高高的塔台,塔台顶端的旗杆上一面五星红旗微微飘扬。塔台之下就是大陆方面的深圳罗湖边防检查站查验处。查验处不过是几间木板房,木头接口处还抹着黑色的沥青,显得简陋寒酸,几排铁制栏杆疏导着旅客到各个查验窗口。

离查验处不远,新砌了一堵砖墙,砖墙后是一个水池。

去年8月29日上午,就在距罗湖桥头约50米的边检站走廊内,台湾派遣特务林炳昭随身携带的旅行箱发生爆炸,当场炸伤7人,其中有检查员4人,中尉检查组长陈治文经抢救无效牺牲,特务林炳昭入院后因伤重死亡。

而在与澳门相连的拱北边检站,去年也发生了两起爆炸事件。

8月5日,拱北边防检查站候检室外的旅客行李发生爆炸,当场炸死1人,炸伤25人。根据现场勘查和后续侦查证实,这次爆炸事件是台湾国民党特务利用不知情的妇女入境代人投寄“包裹”,将定时炸弹带进来以后炸响的。

10月13日上午9时许,一个台湾特务伪装成探亲旅客,在拱北海关过境检查时,被检查员当场查获隐藏在饼干铁桶中的炸弹。拱北边防检查员肖榕江中尉勇敢排爆,不幸炸弹爆炸,肖榕江以身殉职。

自那以后,罗湖检查站想了个土办法,特意在一旁挖了一个水池,用于紧急处置爆炸装置。

由于过关查验严格,台湾特务又改变了方法,改用投寄暗藏爆炸物的国际邮包的形式实施破坏。就在前天,也就是1962年12月30日,广州市公安局技术员张永锡在罗湖桥排除一个国际邮包内隐藏的炸弹时,引发爆炸,不幸身负重伤。这一事件让今年的过境管控和检查措施更为严格。

尽管已是冬天,南国的榕树依然翠绿,平日里空空荡荡的查验处,今天格外热闹。从香港验关完毕的人们,一过关便沿着铁轨向大陆的安检处发足狂奔,以期在顺着铁轨排起的长长队伍里占到更靠前的位子。

他们都是头天吃完年饭今天一大早返乡探亲的香港人,几乎人人手拎肩扛大包小包,甚至用木棒挑着沉重的包裹,包里装满了各类食品和旧衣物,准备过年时送给乡下的穷亲戚;有的直接在身上套上4、5件旧衣服,以便能腾出双手拿更多的行李。

内地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连广东这样的鱼米之乡都出现了饥荒,毗邻香港的宝安县出现“逃港潮”,仅1962年一年就有数万人用各种方式偷渡逃亡香港。这些返乡的港人其实有很多都是前几年跑过去,刚刚拿到香港身份证的人。

港人过关,要先在发证处持身份证领取港澳同胞回乡介绍信并填写好,然后到查验处验证并接受行李开箱检查,

为防止敌特携带爆炸物等违禁品入境,每个检查员都携带着一根长铁钉,对罐头或其他密封食品进行穿刺检查。查验速度很慢,排队的男人为了是否插队而互相争吵,孩子们在队里穿来穿去,打打闹闹,女人们则一边呵斥着孩子,一边还忙着把翻得乱糟糟的东西重新塞回箱子里,四面透风的大棚里和走廊上人声鼎沸,乱作一团。

与拖家带口、衣着臃肿的众人相比,一位三十五岁上下的男子显得与众不同。他孤身一人,行李简单,穿着很普通的夹克衫,眉宇间没露出一丝不耐烦,一声不吭地站在队伍里,右手里提着只不算大的手提箱,左手拿着证件。

好不容易排到窗口,他满面笑容地递进他的身份证和回乡介绍信。

小窗里坐着一男一女两个民警。年轻的女民警冷冷地瞟了他一眼,翻看着填写好的介绍信,嘴里生硬地问道:“你叫莫正恒?”

“是”男子答道。

“什么职业?”

“商人”

“去哪里?”

“回乡”

“我是问你去什么地方?”女民警不耐烦地提高嗓门。

“去广州。”

“去做什么?”

“去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谈生意。”

“什么生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