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杨兴隆感到焦躁无比之时,西市宁阳商会的米行前,已是人声鼎沸,百姓们络绎不绝,纷纷前来抢购粮食。
“怎么今天又无米可卖啊?”
“是啊,这五日都过了,怎么还不卖米?”
“港口不是停满了粮船吗?为什么就是不卖米?”
“。。。。。。”
愤怒的民众群情汹涌,掀起一波有一波抗议的声浪,然而米行的小厮却以更加嚣张的态度回击着他们。
"滚滚滚,别在这里碍事!"小厮不屑地叫骂着,"我家老爷说了,辽东王府不收米,我们米行就绝对不卖给你们!"
尽管这次运来的米除了明睿预定的四十万石外,还剩下三四万石,但杨兴隆早就下过命令:“大头不出,小头不卖!”
这意味着,除非辽东王府先接纳他们的大批米粮,否则这些剩余的米,他们是绝对不会轻易出手的。
"卖了,全卖了!"
正当小厮粗暴地叫嚣,挥舞着手中的扫要驱赶那些前来买米的百姓时,米行深处突然传来了掌柜的一声吆喝。
声音虽不大,却如同惊雷一般在狭窄的米行内回荡,让小厮的动作瞬间僵硬。百姓们则是一脸惊讶,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数息之间,百姓们纷纷停止了抗议之声。
“给我来五升稻米。”
“给我来一斗小米。”
“给我来三升粟米。。。。。。”
随后就是百姓纷纷递上手中铜钱,争相抢购。
“快走,郡守府那边的米才二十文一斗。。。。。。”
在米行的角落,小厮正慢条斯理地舀着米,突然间,一声尖锐的呼喊划破了人群的嘈杂。
众人仿佛被这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纷纷缩回了争抢买米的手,短暂的寂静后,他们如同被一阵风吹动的落叶,纷纷向郡守府的方向奔去,米行门前顿时变得凄凉惨淡至极。
没错,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放出消息之人正是蒙莘安排的,这种事儿他做得顺风顺水。。。。。。
相较于米行的门可罗雀,此时的宁阳港码头确实热闹得很,宁阳商会的豪族们从明睿处离开之后,就径直来到了这里。
细看之下,此刻的码头上,正有一人对杨兴隆进行着梨花暴雨般的责骂。
“我说杨大会长,你是猪脑子吗?这四十多万石的粮食你还指望那帮泥腿子能买光?”
“宋公子教训得极是,小的实在愚笨至极,可事到如今也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虽说比对面之人年长许多,可气势之上却是天差地别,眼见杨兴隆此时的额头之上都生出了颗颗汗珠。
不为别的,正因为对面的这个年轻人是京城巨商家的宋子琦,宋家和柳家更是这宁阳商会背后的金主爸爸。
“哎呀,我说今天路上一直能见到喜雀叫个不停呢,原来是宋公子亲临辽东,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你。。。。。。你是。。。。。。”
宋子琦瞳孔骤缩,支支吾吾想了半天才想起对面是谁,“你是那个疯傻的七殿下?”
自秋月居一别,已逾二十日。对方的音容相貌只是依稀能记得。
然而,那次被骗走的数万两银票,却犹如刻在心头的刺青,清晰而深刻,每每想起,都让宋子琦心痛不已。
明睿此行,原只想前来检视那即将归属于自己的粮食。
未曾想远远望去,竟有一年轻人如同教训狗一般教训着杨兴隆。
此情此景,令明睿惊愕不已,更添了几分期待与好奇,稍微走进些一看,哎呀!居然还是“老熟人”。
“大胆,居然辱骂我家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