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咸阳宫内。
嬴政高坐在龙椅之上,将殿下那些已然知晓大秦未来历史的一众大臣表情,逐一尽收眼底,这其中以左丞相李斯脸色最为难看。
只见李斯双腿一软,“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了地上,声音带着哭腔。
“陛下,臣罪该万死!竟在您驾崩之后被赵高那奸贼蛊惑,做出那等不忠不义、祸国殃民之事。臣真是糊涂啊!”
“万死?哼,那今日朕就成全你!来人,将李斯拖出去斩了。另诛李斯十族,以泄朕心头之恨!”
李斯瞬间懵了,这剧本怎么不对啊?他原以为今日嬴政既然让他们知晓未来之事,那说明嬴政心里对他已经没有了杀意。
只要自已主动站出来,痛心疾首地认罪,给嬴政一个满意的交代,这件事也就翻篇了。
往后,他李斯依旧是嬴政的好丞相,依旧是大秦最靓的崽。结果,谁知嬴政他竟然不按套路出牌。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李斯一边喊着,一边不停地磕头。
不一会儿,李斯的额头上便渗出了斑斑血迹。
嬴政望着李斯那狼狈不堪的模样,心中的怒火虽已平息了不少,可仍觉得这一番敲打还不够火候。
“李斯,朕素来待你不薄,更是委你丞相之位。你本应在朕驾崩之后,尽心辅佐扶苏,保我大秦江山永固。
然而,却因你一时的贪念,不仅辜负了朕的信任,更让大秦江山毁于一旦,让朕的子民深陷水火之中。
你觉得,就凭你这几句求饶的话,几个磕头的举动,就能抵消你犯下的滔天罪行吗?”
“陛下,臣知自已未来罪孽深重,纵使臣十族俱灭,也不足以抵消臣所犯的罪行。然那毕竟终究是未来之事啊!
如今,臣对陛下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任何背叛陛下、背叛大秦之举。
尤其在治理大秦、推行大秦律法等诸多事务上,臣也是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
若陛下因那未发生之事就定臣的罪,实在是有失公允。
再者,臣既已知晓未来,必定会痛改前非,以史为鉴,绝不再犯。
望陛下留臣一命,臣必将倾尽所有,为大秦扫除隐患,为陛下分忧解难。”
这时,收到嬴政眼神示意的扶苏,也适时的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以为李丞相所言虽有自辩之嫌,但未来之事终究未现。断不能以未来之罪,而定当下之刑。
况且如今我大秦局势复杂,正是用人之际。而李丞相在朝堂多年,政务娴熟,律法精通。
若能留他性命,许他戴罪立功,必将对我大秦有益,望父皇开恩!”
嬴政微微点头,目光在李斯身上停留片刻,又缓缓扫向殿内其他大臣,“既然扶苏为你求情,朕便暂且饶你这一次。”
李斯如获大赦,忙不迭地再次磕头。“谢陛下不杀之恩,臣定当改过自新,以死报效大秦,若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起来吧!”
“谢陛下!”李斯缓缓起身,抬眼看向扶苏,眼中满是感激之色。
扶苏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便重新将视线投向嬴政。
嬴政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内心也是略微满意了几分。“总算没枉费朕昨日一番教导,不过还是得再多历练历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