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文化殿内传出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天下之大,黎元为本。今次达赉逊兴兵犯境,直逼京师,社稷安危,在此一举。
为保京师稳固,朕决意招募兵勇,共御外敌。凡在京避难之百姓,若能挺身而出,加入新军,参与守城。
赐田二百亩,其中四十亩为永业田,可永久自留,传于子孙,以资生计;余下一百六十亩为口分田,若人死,则田地退还朝廷,以备他用。
然若士兵忠勇战死沙场,朕念其舍生忘死,为国捐躯,所有田地,无论永业田、口分田,除不得买卖以外,皆归其子女所有,以慰忠魂,亦使遗孤有所依靠……”
正在办公的严嵩等人,见到这道圣旨是一脸懵圈。
徐阶一脸疑惑地问道:“这……陛下御驾亲征众所皆知,这圣旨又是从何而来?”
严嵩将圣旨拿起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尤其是上面的盖的印玺更是看了又看,片刻后严嵩说道:“看起来,这圣旨上的印没有问题!”
徐阶不满地说道:“严阁老,我当然能看出这圣旨上加盖的印玺没有问题,可这内容……”
严嵩扫了一眼徐阶说道:“圣旨没有问题,徐阁老难道有什么问题?”
一旁观政的张居正与高拱对视一眼后说道:“严阁老,这圣旨可否让我一观?”
严嵩看了一眼张居正,默默地将圣旨递了过去,张居正仔细看了看加盖的印玺和圣旨上的内容,片刻后说道:“严阁老,徐阁老,这圣旨上加盖的印玺和内容书写的时间差了很久,应该是先盖的印,再写的内容。”
闻言,徐阶说道:“这成何体统,我大明立国二百载,何时出现过先盖印再写诏书之事?”
这时高拱提议道:“不若让人去查一下尚宝监的用印记载……”
这时,严嵩挑了挑眉毛打断高拱的提议说道:“圣明天纵无过陛下!”
闻弦音而知雅意,徐阶顿时明白,皇帝在京师还留有后手,这圣旨就是故意留下的。
沉默片刻后,徐阶反问道:“严阁老,朝廷如今可没有那么多土地用以赐田?”
严嵩笑了笑说道:“徐阁老,现在没田不代表陛下回京之后没田!”
徐阶张了张嘴,最后只能说道:“既然是从文华殿传来出来的圣旨,我等自当奉诏!”
不多时,这份几乎可以说是唐初府兵制翻版的诏书传遍整个京师。
一时间,百姓参军意愿更高,东厂的人也出现在登记造册之所,开始按照太子朱载壡给出的标准筛选入伍之人,并将一些屯田和皇庄中的田地分给招募的丁壮。
短短数日,已经有一万八千名百姓登记入册,正式成为新军的一员。
有了实质性的好处,新军爆发的战斗力更加可怕,数日间,死死地将察哈尔部的士兵挡在城外。
数日之后,京师之外已是遍地尸骸,分不清是鞑子还是明人士兵,房屋田舍燃烧的冒起的黑烟,仅仅相隔十里的皇宫之中能够清晰看到。
此时的穿着麻衣的朱载壡,隐藏了身份,在数名内卫的暗中保护下,在安定门城墙之上帮忙搬运军需,连同样坐镇在安定门前的严嵩都没有发现他的身份。
突然,一阵号角声传来
“鞑子要攻城了,赶紧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