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工还带了纸笔,就怕记不住那么多,萧承在说的时候,他就在这写,萧承看着这架势,他说话的语速也放慢点,让杨工能够跟上。
在谈论一个滑轮有关的问题时,萧承也在放飞自我,用了现代的一些知识,谁知道一下自已就被杨工注意到了,这个设计十分巧妙。
杨工忍不住打断萧承:“你这思路简直闻所未闻,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仔细想了想,的确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思路。
萧承腼腆一笑:“就是平时多看多想罢了。有一次很幸运,有一位学者给了我一本书,那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大。”这一点萧承没有乱说,欧老那本书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杨工激动地在屋内来回踱步,心中暗暗思量如此奇才,若不能留在厂里,真是巨大损失。
“萧知青,你真的不愿意留在我们这里吗?”他那双眼睛充满了期待。
萧承看着这么纯粹的双眼是有一些不好意思,毕竟他可没有那么纯粹的一腔爱国之情,他来帮忙自然是当仁不让,可是让他一直这样做,他肯定不愿意。
于是萧承见状赶忙说道:“杨工,我虽不能长留,但我会尽我所能分享我的想法,有什么我们都可以交流,以后也会有很多的机会的。”他只能这样画大饼。
杨工长叹一声,之前蒋处长已经给他提前说了,所以他也知道估计是没有办法了。
“也罢,只能如此了,萧知青我们继续来交谈……”杨工一下子就想通了。
两人随后继续深入探讨,杨工感觉从萧承身上学到了许多全新理念,而萧承也从杨工丰富的经验中有不少收获,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样自已也有很多进步。
直到傍晚时分两人才意犹未尽地停止讨论,“萧知青,跟你谈这么一下午,都抵得上我之前一个月的研究。”
萧承听到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杨工,你谦虚了,我与你交流也收获了很多。”
这快到吃完饭的时候,杨工赶紧说道:“我带着你一起去食堂,我们吃完饭再继续?”
萧承如今能说不吗,想了想只在这里几天,他自然答应了。
“好,今晚与杨工秉烛夜谈。”萧承说道。
听到这话,杨工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到了食堂,饭菜的香气弥漫开来。杨工热情地招呼萧承坐下,给他介绍食堂的特色菜。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幸好这食堂饭还不错,而且好像还给他开了小灶,他们的饭菜还有鸡蛋,多了几个馒头,萧承看破不说破,既然是他们的一番心意,他也就接受了。
饭后,两人又回到办公室继续畅谈。是的这一次不是在萧承的那个小房间,而且杨工把他带到了他自已的办公室,还给萧承分享他的一些经验。
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夜已经深了,萧承看着杨工还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他都有些不好意思说自已要休息了,因此他们畅谈到了深夜。
后面还是杨工反应过来了,连连道歉,“萧承,我这是老糊涂了,你赶紧回去休息,我们明天再聊。”如今他对萧承的称呼已经变了,之前是叫的萧知青,现在直接亲切地叫名字了。